芎歸散

《幼科指掌》卷三: 芎歸散

配方組成

撫芎、當歸、熟地、白芍藥、人參、陳皮、甘草、淮山藥各等分。

功效主治

小兒齒遲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。

使用方法

生薑、大棗湯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幼科指掌》卷三。

《直指小兒》卷二: 芎歸散

配方組成

官桂1分,當歸1分,川芎1分,香附1分,川白姜半分,木香半分,甘草(炒)半分。

功效主治

小兒內釣,胎寒腹痛,躽啼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半錢,水煎,乳食前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直指小兒》卷二。

《準繩·類方》卷四: 芎歸散

配方組成

川芎、當歸(去蘆)各等分。

功效主治

腳氣,腿腕生瘡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末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2-3錢,食後、空心煎荊芥湯調下,日2次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準繩·類方》卷四。

《回春》卷七: 芎歸散

配方組成

川芎2錢半,幹山藥2錢半,當歸2錢半,白芍(炒)2錢半,甘草(炙)2錢半。

功效主治

小兒齒遲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末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2錢,食後以白湯調下,並將此幹藥末擦牙齦即生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回春》卷七。

《醫統》卷六十四引《整合》: 芎歸散

配方組成

川芎1兩,當歸1兩,生地黃1兩,青鹽1兩,石膏1兩,細辛半兩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。

使用方法

如常擦牙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醫統》卷六十四引《整合》。

推薦方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