定痛散

《產乳備要》: 定痛散

配方組成

當歸(切,焙)2兩,芍藥2兩,桂心1兩。

功效主治

產後惡血不止,腹內熱痛不可忍,及兒枕未定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2錢,水、酒共1盞,加生薑1塊,如彈子大(拍破),同煎至6分,去滓溫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產乳備要》

《醫方類聚》卷八十二引《吳氏集驗方》: 定痛散

配方組成

川烏1個(炮,去皮尖),軟石膏半兩,殭蠶半兩,雄黃1分,蠍梢半錢。

功效主治

頭風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2錢,食後茶清調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醫方類聚》卷八十二引《吳氏集驗方》。

《醫學入門》卷七: 定痛散

配方組成

蒼耳子3兩,骨碎補3兩,自然銅3兩,血竭3兩,白附子3兩,赤芍3兩,當歸3兩,肉桂3兩,白芷3兩,沒藥3兩,防風3兩,牛膝3兩,五加皮1兩,天麻1兩,檳榔1兩,羌活1兩,虎脛骨2兩,龜版2兩。

功效主治

風毒邪氣,乘虛攻注面板骨髓之間,與血氣相搏,痛無常處,遊走不定,晝靜夜甚,不得睡臥,筋脈拘急,不得屈伸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1錢,溫酒調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醫學入門》卷七。

《回春》卷五: 定痛散

配方組成

當歸、生地黃、細辛、乾薑、白芷、連翹、苦參、黃連、花椒、桔梗、烏梅、甘草各等分。

功效主治

蟲牙痛甚。

炮製方法

上銼1劑。

使用方法

水煎,先噙漱,後嚥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回春》卷五。

《遵生八箋》卷十八: 定痛散

配方組成

珍珠末3錢,石膏1錢,冰片1分,消石5分,孩兒茶(即鳥丁泥)1錢,硼砂5分,硃砂5分。

功效主治

牙痛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。

使用方法

擦痛處。立止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遵生八箋》卷十八。

《赤水玄珠》卷二十八: 定痛散

配方組成

神曲1錢,香附1錢,山楂2錢,良姜5分,當歸5分,甘草5分。

功效主治

痘疹傷寒,肚痛及冷氣痛。

使用方法

加生薑3片,大棗2個,水煎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赤水玄珠》卷二十八。

《外科啟玄》卷十二: 定痛散

配方組成

麻黃(燒存性)1兩,頭髮灰1兩,乳香5錢。

功效主治

跌打損傷,骨節疼痛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末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3錢,溫酒調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外科啟玄》卷十二。

《金鑑》卷八十八: 定痛散

配方組成

當歸1錢,川芎1錢,白芍1錢,官桂1錢,山柰3錢,麝香3分,紅花5錢,紫丁香根5錢,升麻1錢,防風1錢。

功效主治

一切打僕損傷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末。

使用方法

老蔥搗汁合敷患處,再用熨法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金鑑》卷八十八。

《仙拈集》卷四: 定痛散

配方組成

山藥1兩,白糖霜4兩,大黃4兩。

功效主治

腫毒及指上癰腫,或手搭發背破爛者。

炮製方法

搗爛。

使用方法

敷瘡上,初時日換3次,3日後1日1換,換時以甘草湯洗;口爛者填入,待肉長滿方止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仙拈集》卷四。

《普濟方》卷六十八引《肘後方》: 定痛散

配方組成

附子1個(生,去皮臍)。

功效主治

蚛牙疼痛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,熔蠟為丸,如粟米大。

使用方法

每用1丸,綿裹納蚛孔中。1方為末,用生薑汁調,擦患處,良久,溫鹽湯盥漱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普濟方》卷六十八引《肘後方》

《聖惠》卷八十一: 定痛散

配方組成

當歸1兩(銼,微炒),赤芍藥1兩,芎1兩。

功效主治

產後心腹(疒丂)刺,疼痛不可忍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散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1錢,以熱生薑酒調下,不拘時候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惠》卷八十一。

《楊氏家藏方》卷十七: 定痛散

配方組成

天麻(去苗)、防風(去蘆頭)、地龍(去土,微炒)、白殭蠶(炒,去絲嘴)、五靈脂(去砂石)、乳香(別研)、沒藥(別研)各等分。

功效主治

小兒因驚之後,觸冒風邪,客搏經絡,走注疼痛,或在手指,或攻腿足,往來刺痛,不可忍者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末,入乳香、沒藥同研令勻。

使用方法

3歲兒每服半錢,溫酒、白湯各一半同調下,不拘時候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楊氏家藏方》卷十七。

《丹溪心法附餘》卷十二引《御藥院方》: 定痛散

配方組成

細辛(生)半兩,草烏(生)1兩,全蠍半兩,乳香2錢。

功效主治

牙風疼痛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。

使用方法

每用少許,擦牙痛處,引涎吐之,須臾,以鹽湯灌漱即止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丹溪心法附餘》卷十二引《御藥院方》。

《醫方類聚》卷九十八引《經驗秘方》: 定痛散

配方組成

甜瓜子1兩(炒),自然銅1兩(火煅,醋淬7次),萬蕖子1兩(半生半熟)。

功效主治

腳氣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末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1錢,食前用野薔薇根1握,無灰酒煎湯調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醫方類聚》卷九十八引《經驗秘方》。

《周慎齋遺書》卷八: 定痛散

配方組成

紫蘇8分,青皮8分,烏藥8分,厚朴8分,藿香8分,蒼朮8分,白芷8分,赤芍8分,肉桂3分,吳茱萸3分,小茴香3分。

功效主治

氣血凝滯,渾身脹痛,六脈有力者。

使用方法

加蔥、生薑,煎,熱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周慎齋遺書》卷八。

《傷科補要》卷三: 定痛散

配方組成

川烏5錢,草烏5錢,乳香1兩,白龍骨1兩,蟾酥(燒酒烊化)少許,沒藥1兩,川椒1兩。

功效主治

跌打損傷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。

注意事項

皮肉破者不用。

使用方法

醋調敷患處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傷科補要》卷三。

《扶壽精方》: 定痛散

配方組成

大黃1錢,細辛1錢,雄黃1錢,甘草1錢,真麝香1分。

功效主治

一切牙痛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末。

使用方法

擦痛處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扶壽精方》。

方出《丹溪心法》卷四,名見《校注婦人良方》卷七: 定痛散

配方組成

枳實15片(一作橘核),山梔(炒)、山楂(炒)、吳茱萸(炒)各等分。

功效主治

諸疝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。

使用方法

加生薑,水煎服,或每服1-2錢,空心長流水調下;或酒糊為丸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方出《丹溪心法》卷四,名見《校注婦人良方》卷七。

《御藥院方》卷九: 定痛散

配方組成

華細辛半兩(生),香白芷1兩(生),川烏頭1兩(生),乳香3錢。

功效主治

牙風疼痛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末。

使用方法

每用少許,擦牙痛處,有津吐之,咽津無妨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御藥院方》卷九。

推薦方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