紫金丹

《普濟方》卷二七三: 紫金丹

配方組成

人言1錢,硃砂1錢,雄黃1錢,巴豆4枚,硇砂1錢半。

功效主治

疔瘡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末。

使用方法

棋子面相和錠子,紝在瘡內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普濟方》卷二七三。

《疫痧草》: 紫金丹

配方組成

多年尿池中碎磚。

功效主治

痧疹後毒結項外,漫腫堅硬,無論色紅色白。

炮製方法

木炭火上煅紅,再入滴醋內泡透,再煅再泡,如此5-7次取出,研極細末。

注意事項

潰處忌用。

使用方法

每兩加麝1分,用滴醋、白蜜各半熬滾調敷。如塌皮形證紫豔,用陳菜油加蛋清少許調上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疫痧草》。

《傷科補要》卷三: 紫金丹

配方組成

沒藥1兩,血竭5錢,降香1兩,自然銅2兩,乳香1兩,松節1兩,蘇木1兩,川烏1兩,土狗1兩(即螻姑),龍骨5錢。

功效主治

骨節經絡宿傷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極細末,糯米粥湯為丸,硃砂為衣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傷科補要》卷三。

《保命集》卷下: 紫金丹

配方組成

代赭石、(石羌)礪石各等分。

功效主治

產後衝脹,胸中有物狀,噎氣不降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末,醋糊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30-50丸,酒送下;胸中痛,當歸湯送下。久服治血癖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保命集》卷下。

《雞峰》卷十九: 紫金丹

配方組成

丁香半錢,木香1錢,檳榔1個,肉豆蔻1個,白丁香半錢,硃砂1錢,雄黃1錢半,輕粉1錢,粉霜半錢,桂府滑石1錢半,水銀1錢(結砂子),赤土3錢,斑蝥10個,巴豆30個,乳香1錢,桃仁30個,廣硜(此藥不見用,疑傳寫之誤)1分,牛黃1分,麝香1錢,硼砂1分。

功效主治

水證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末,麵糊為丸,如綠豆大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10-15丸。蓋欲行水,須先去滯積,未服玉龍丸,當先進此藥,如不動,再加丸數服之,候取動可服玉龍丸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雞峰》卷十九。

《雞峰》卷十三: 紫金丹

配方組成

石燕子1兩,赤石脂1兩,大赭石1兩,硃砂1兩,硫黃1兩,鍾乳粉1兩,陽起石1兩(火煅一伏時,研如粉,入沙盒子內,以蛤粉餬口,鹽泥固濟,候幹,用炭火10斤,燒煅,炭盡為度),良姜1兩,蓽茇1兩,桂心1兩,乾薑1兩,草豆蔻1兩,肉豆蔻1兩(為細末)。

炮製方法

上用大附子2兩,炮,去皮臍,用好酒1升半,煎成膏子,和前藥為丸,如雞頭大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2-3丸,空心米湯送下;婦人醋湯送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雞峰》卷十三。
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七四: 紫金丹

配方組成

草烏頭1分(炭火內燒存性),天南星1分(炭火內燒存一半性),丹砂(研)3錢,蜈蚣1條(赤足全者,炙),白花蛇(生,取肉焙乾)1錢,蠍梢(炒)1錢,牛黃(研)1錢,麝香(研)1錢,乳香(盞子內熔過,研)1錢。

功效主治

小兒中風,口眼斜,發歇不定,神識昏昧。

炮製方法

先將五味為細末,入研者藥合研勻,酒糊為丸,如麻子黍米大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3-5丸,桃符湯送下,急驚風研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七四。

《聖濟總錄》卷七十二: 紫金丹

配方組成

鐵渣1斤(淘淨,控幹),硇砂2兩,硫黃半斤(水飛過。上3味先取鐵滓、硫黃2味,於瓷器內用米醋1鬥,慢火煎,候煎硫黃火上無焰即煿幹,刮此2味,入瓷合內固濟了,用大火煅3度畢,取盒內藥,再用水飛,不用鐵渣,控硫黃令幹,入細瓷盒內,坐在平地,別用火一秤,煅至火盡,取出入硇砂2兩,同研令細,再入盒內,用火1斤,就灰池中養3日,放冷,取2兩,再入下項藥),硇砂半兩,木香(末)1錢,丁香(末)1錢,膩粉(研)1錢,肉豆蔻(去殼,末)1錢,丹砂(研)1錢,乾漆(炒煙盡,研)1錢,胡椒(末)1錢,阿魏(用醋化面和作餅子,燒熱為末)1錢,砒霜(末)1分半。

功效主治

男子、婦人久積、氣塊、癥癖,兩脅下積冷,胸腹氣刺痛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末,再同硫黃研勻,用酒醋各半煎五靈脂、薄面糊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5丸,漸加至20丸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濟總錄》卷七十二。

《博濟》卷一: 紫金丹

配方組成

黑附子半兩(炮,去皮臍),丁香半兩,硇砂半兩,縮砂半兩(去皮),當歸半兩,天南星半兩(炮),半夏半兩,肉豆蔻5個,自然銅1兩(火煅,於醋內淬7遍),木香半兩,防葵半兩,青葙子半兩,硃砂半兩,水銀1分。

功效主治

腎臟風,上攻下疰,虛腫疼痛;及婦人血風,血氣流注,筋骨疼痛,或發寒熱,口苦舌幹,四肢煩倦,血海久虛。

炮製方法

先將水銀、硃砂、硇砂3味同細研,餘即一處為細末,和勻,醋糊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10丸,薄荷茶送下,或薄荷酒送下,1日2次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博濟》卷一。

《聖濟總錄》卷六十二: 紫金丹

配方組成

桂(去粗皮)1兩,訶黎勒(煨,去核)1兩,昆布(洗去鹹,焙)1兩半,桃仁(湯浸,去皮尖雙仁,炒)1兩半,木香3分,琥珀(研)3分,陳橘皮(去白,焙)3分,白朮半兩,沉香半兩,雞舌香半兩,丹砂(別研)1分,木瓜根(銼)1兩。

功效主治

膈氣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,煉蜜為丸,如櫻桃大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1丸,含化咽津;或欲作小丸,如梧桐子大,每服20丸,溫酒送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濟總錄》卷六十二。

《普濟方》卷二二六引《衛生家寶方》: 紫金丹

配方組成

鹿脊1具(帶骨肉全者,銼作小塊),舶上硫黃半兩,好硇砂2錢(以上各研細,入無灰酒3升,同浸鹿骨1日,取焙乾,再浸再焙,酒盡為度,為末別用),破故紙3兩,禹餘糧4兩(火煅醋淬3次),舶上茴香3兩(炒用),川烏頭3兩(炮),巴戟1兩(去心),石中黃1兩(醋淬),太陰玄精石1兩。

功效主治

一切虛憊,腹中痞塊,噁心洩瀉不食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末,與前鹿脊骨末拌和極勻,酒糊為丸,如雞頭子大,硃砂為衣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1丸,空心溫酒送下。臘月合之,可久收。若無鹿脊骨,以麋脊骨代之亦得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普濟方》卷二二六引《衛生家寶方》。

《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》(吉林方): 紫金丹

配方組成

天麻1錢5分,膽星5錢,殭蠶1錢5分,丹皮1錢5分,竺黃2錢,白附2錢,全蠍3錢,胡連1錢,骨皮1錢5分,硃砂5分,牛黃4分,麝香2分。

功效主治

小兒急驚,壯熱煩渴,痰壅氣促,牙關緊閉,四肢搐搦;汗出當風,發為痙風,壯熱無汗,角弓反張,身熱足寒,頸項強急,面赤目赤,頭搖直視,口噤神昏;並主風痰,咳嗽痰喘,痰鳴氣促;感冒寒涼,發熱畏冷,頭痛體痛。

炮製方法

上除牛黃、麝香、硃砂另研外,餘均為細末,陸續調合一處,煉蜜為丸,2分1厘重,或3分5厘重,大赤金為衣。綿紙包裹,蠟皮封固。

注意事項

忌生冷、油膩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1丸,病重2丸,鮮姜、薄荷、桑葉、菊花為引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》(吉林方)。

《儒門事親》卷十五: 紫金丹

配方組成

白礬4兩,黃丹2兩。

功效主治

疔瘡。

炮製方法

上用銀石器內熔礬作汁,下丹,使銀釵子攪之,令紫色成也。用文武火,無令太過不及。

使用方法

如有瘡,先將周圍挑破,上藥,用唾津塗上數度著,無令瘡幹,其瘡潰動,取疔出也,兼瘡顏色紅赤為效。如藥末成就,再杵碎,炒令紫色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儒門事親》卷十五。

《醫方類聚》卷二三八引《醫林方》: 紫金丹

配方組成

代赭石1兩(燒紅醋蘸7遍,研細),桃仁(去皮尖,炒)3錢,大黃5錢。

功效主治

產後敗血衝心,脅肋痛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末,薄荷水打麵糊為丸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30丸,加至50丸。臍腹痛,煎四物湯送下;血癖,酒煎四物湯加玄胡索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醫方類聚》卷二三八引《醫林方》。

《醫學發明》卷三: 紫金丹

配方組成

川烏頭(炮)1兩,草烏頭(炮)1兩,五靈脂半錢,木鱉子(去殼)半錢,骨碎補半錢,威靈仙半錢,金毛狗脊半錢,自然銅(醋淬7次)半錢,防風半錢,地龍(去土)半錢,烏藥半錢,青皮(去白)半錢,陳皮(去白)半錢,茴香半錢,黑牽牛半錢,乳香2錢半,沒藥2錢半,紅娘子2錢半,麝香2錢半,禹餘糧石(醋炒)4兩。

功效主治

打僕損傷,傷折疼痛不可忍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末,醋糊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10-20丸,溫酒送下,病在上食後,病在下食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醫學發明》卷三。

《女科百問》捲上: 紫金丹

配方組成

丁香、木香、蓽澄茄、胡椒、五靈脂(西者)、肉豆蔻(煨)、乾薑(炮)、半夏末半兩,附子(炮)1兩,硫黃1兩,水銀砂子(2件如靈砂法,炒青金頭角)1兩。

功效主治

嘔吐,心腹疼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末,半夏末、薑汁打糊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70丸,空心米飲送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女科百問》捲上。

《女科百問》捲上引陳秀山方: 紫金丹

配方組成

針砂10兩,餘糧石2兩,硫黃2兩(上3件同好醋入鐵鍋內煮幹,碾為末),平胃散10兩,蓬術2兩,縮砂仁1兩,丁香1兩,木香1兩,獨活1兩,黃耆1兩,枳殼1兩,白茯苓3兩,大黃3兩,黃連3兩,黑牽牛3兩,甘草3兩,茱萸3兩,檳榔3兩,破故紙3兩,乾漆1兩(須好者,生漆2兩亦得)。

功效主治

氣癖,氣瘕,蠱脹病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末,酒糊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
注意事項

忌鹽、醬油、面、生冷。

使用方法

每日3-5服,不拘數,如病重則多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女科百問》捲上引陳秀山方。

《張氏醫通》卷十四: 紫金丹

配方組成

琥珀屑、降真香末、血竭各等分。

功效主治

金瘡出血不止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極細末。

使用方法

敷傷處。敷此無瘢痕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張氏醫通》卷十四。

《扁鵲心書·神方》: 紫金丹

配方組成

代赭石(燒紅,醋淬7次)5兩,赤石脂(製法同)5兩,禹餘糧(製法同)5兩。

功效主治

下元虛憊,子宮寒冷,月信不調,臍腹連腰疼痛,面黃肌瘦,洩瀉,精滑,一切虛損之證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末,入陽城罐鹽泥封固,1寸厚,陰乾,大火煅3炷香,冷定,再研極細,醋糊為丸,如芡實大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10丸,熱酒送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扁鵲心書·神方》。

《雞峰》卷二十九: 紫金丹

配方組成

好硃砂1斤(生),土鹽6兩,馬牙消6兩(2味用坩鍋子燒令鹽通紅)。

功效主治

一切虛損。

炮製方法

將後2味安向鼎,不拘大小,用水8分,後將硃砂用絹袋子六重懸煮,7日取出,淘去沙淨,用垍盒先將鹽鋪盒子底4兩,後入硃砂,更用蓋頭鹽4兩,後用牡蠣4兩,亦蓋頭了,後用鹽泥固濟垍盒子,厚半寸,次用醋2升,拌細灰,更將醋灰蓋泥者垍盒子,更用10斤炭火燒通赤,用茆灰蓋,火燒一伏時後,火滅令冷時,便取硃砂用水淘淨,卻安向鼎中,用解鹽6兩搗細,上水底火,先將紙灰鋪在爐裡,後用炭5兩,如鼎高,火臨時加減,其水不得煎幹,7日取出,又淘去鹽淨,焙乾,入乳缽內研如粉,用棗湯煮糯米粽子為丸,臨時看大小丸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1丸,空心冷酒送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雞峰》卷二十九。

《本事》卷二: 紫金丹

配方組成

信砒1錢半(研,飛如粉),豆豉1兩半(好者,水略潤少時,以紙挹幹,研成膏)。

功效主治

多年肺氣喘急,(口勾)嗽,晨夕不得眠。

炮製方法

上用膏子和砒同杵極勻,丸如麻子大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15丸,臨臥以臘茶清極冷送下。以知為度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本事》卷二。

《本事》卷三: 紫金丹

配方組成

膽礬3兩,黃蠟1兩,青州棗50個。

功效主治

男子、婦人患食勞、氣勞,遍身黃腫,欲變成水腫;及久患痃癖,小腸膀胱,面目悉黃。

炮製方法

上於瓷盒內用頭醋5升,先下礬、棗,慢火熬半日,取出棗去皮核,次下蠟一處,更煮半日如膏,入好臘茶末2兩同和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20-30丸,茶、酒任下,如久患腸風痔漏,陳米飲送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本事》卷三。

《明醫指掌》卷八: 紫金丹

配方組成

信1錢,雄黃1錢5分,硼砂(炒)1錢5分。

功效主治

疔瘡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。

使用方法

撥開瘡口敷之,不過數次愈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明醫指掌》卷八。

《赤水玄珠》卷五: 紫金丹

配方組成

大黃3兩半,檳榔3兩半,蒼朮3兩,貫眾3兩,牙皂3兩,香附3兩,三稜2兩,雷丸2兩,黑醜2兩,使君子1兩半,白蕪荑2兩半,苦楝根皮2兩半。

功效主治

蟲蠱、蟲積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3錢,小兒減半,五更時沙糖湯調下。至天明下蟲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赤水玄珠》卷五。

《瘍科綱要》卷下: 紫金丹

配方組成

紫金藤(即降香)5兩,乳香2兩,沒藥(去油)2兩,血竭1兩5錢,五倍子(炒成團)1兩5錢。

功效主治

金瘡或瘡瘍流血不已者。

炮製方法

上各為極細末,和勻。

使用方法

每藥末1兩,加梅冰2錢,再研勻。密藏勿洩,陳久更佳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瘍科綱要》卷下。

《普濟方》卷三九二: 紫金丹

配方組成

鐵粉(真者)1分,白丁香1錢,膩粉1錢,硇砂(無石者)1錢,粉霜1錢,巴豆60粒(去皮膜,留油)。

功效主治

小兒積聚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,用黃蠟淨者半兩,銀器內重湯煮開,入藥拌勻,取出放冷,作劑旋丸,如小豆大,打扁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2丸,棗1個細嚼,裹藥吞下,臨臥服。並不可搜攪,亦不可動氣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普濟方》卷三九二。

《普濟方》卷二九一: 紫金丹

配方組成

硼砂1錢,輕粉1錢2分,紫粉1錢半,麝香1錢半,信1分。

功效主治

癧子瘡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末。

使用方法

用齏水蔥白湯洗瘡,掩幹,然後貼,3日洗貼3遍見效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普濟方》卷二九一。

《玉案》卷三: 紫金丹

配方組成

黃柏、知母、當歸、生地、天門冬、麥門冬、玄參、白芍各等分。

功效主治

下焦陰火炎上,日晡潮熱,口內起泡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末,丸如彈子大。

使用方法

噙化潤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玉案》卷三。

《醫方類聚》卷二一七引《醫林方》: 紫金丹

配方組成

禹餘糧石(不以多少,火燒醋蘸7遍)3兩,茴香2兩。

功效主治

婦人積聚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,麵糊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30丸,食後白湯送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醫方類聚》卷二一七引《醫林方》。

《醫級》卷八: 紫金丹

配方組成

牛黃6分,冰片6分,狗寶6分,鴉片6分,木香1兩。

功效主治

虛痰結氣,內閉胸膈,噎膈不食而涎噫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,人乳為丸,每丸5厘,金箔為衣。

使用方法

百沸湯送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醫級》卷八。

《丹溪心法》卷二: 紫金丹

配方組成

精豬肉20兩(切作骰子塊),信1兩(明者,研極細末,拌在肉上令勻,分作6份,用紙筋黃泥包之,用火烘令泥幹,卻用白炭火於無人處煅,青煙出盡為度,取放地上1宿,出火毒)。

功效主治

三年以上哮證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末,以蒸餅為丸,如綠豆大。

注意事項

忌鹹物湯水之類。

使用方法

大人每服20丸,小人7-8丸,食前茶湯送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丹溪心法》卷二。

推薦方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