姜連丸

《魏氏家藏方》卷七: 姜連丸

配方組成

宣黃連(去須)4兩,生薑(連皮同黃連炒)4兩,肉豆蔻(面裹煨)2兩,當歸(去蘆)2兩,罌粟殼3兩(去頂蒂,瓤,蜜炒),乾薑(炮,洗)1兩,阿膠(銼,麩炒成珠)1兩。

功效主治

痢下赤白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末,以棗子49枚,生薑4兩切片,銀石銚內同棗子水浸,煮候幹,取棗去皮核,搗成膏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50丸,空心米飲送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魏氏家藏方》卷七。

《胎產秘書》捲上: 姜連丸

配方組成

川連1兩,白朮1兩,砂仁1兩,阿膠1兩,炮姜1兩,川芎1兩,枳殼5錢(炒),乳香3錢(另研)。

功效主治

妊娠下痢赤白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,加鹽楊梅3枚,醋少許,打糯米糊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40丸,白痢,淡薑湯送下;赤痢,甘草湯送下;赤白痢,甘草生薑湯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胎產秘書》捲上。

《衛生總微》卷十一: 姜連丸

配方組成

黃連(去須)1兩,龍骨(煅)1兩,白石脂1兩,川姜(炮)1兩,枯礬1兩。

功效主治

小兒諸痢。元髒久冷,滑洩不止,飲食不進,漸至危困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,以粟米粥為丸,如麻子大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30丸,乳食前米飲送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衛生總微》卷十一。

推薦方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