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聖散

《朱氏集驗方》卷一: 五聖散

配方組成

沉香流氣飲、人參敗毒散、小續命湯(除去附子)、三和散、香蘇散。

功效主治

腳氣。因坐立溼地,或因行腳熱脫鞋及著溼鞋,風溼之氣入侵,發作時行步艱難,痛不可忍。

炮製方法

上5件各1帖,加檳榔30個(搜麵包,煨熟去面),及川楝子10文,京南芍藥20文,共三件並銼碎,同前五貼藥共一處和勻,作5服。

使用方法

水1盞,加生薑3片,大棗1枚,木瓜3片,同煎至1盞,濾滓再煎2次,與頭藥合和,用瓦器盛貯,將紗布蓋瓦器口,安頓屋上露1夜,次早取下暖熱,調復元通氣散半帖,空心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朱氏集驗方》卷一。

《普濟方》卷三六○引《傅氏活嬰》: 五聖散

配方組成

樸消1分,豆豉20粒,白米50粒,蔥白2寸,甘草(炙)1分。

功效主治

小兒臍風撮口。

使用方法

上用童便半盞,煎至2-3分。未乳前先用綿子拭口中1-2次,逡巡用之,令兒腹中自轉,然後護養,至35日,再用5-7滴與之,永無胎疾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普濟方》卷三六○引《傅氏活嬰》。

《瑞竹堂方》卷五: 五聖散

配方組成

大黃1兩,生薑1兩,瓜蔞1個,皂角針2兩,甘草1兩,金銀花1兩。

功效主治

癰疽疔瘡。

使用方法

上(口父)咀。用好酒2升,同煎至8分,去滓服,不拘時候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瑞竹堂方》卷五。

《絳囊撮要》: 五聖散

配方組成

乳香1錢5分,沒藥各1錢5分,地骨皮5錢,無名異5錢,麝香1分。

功效主治

鶴膝風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。

使用方法

車前草搗汁入煮,酒調,敷患處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絳囊撮要》。

《仙拈集》卷三: 五聖散

配方組成

松香(研末,蔥汁、陳酒煮過)1兩,輕粉2錢,川椒2錢,黃丹(飛)6錢,枯礬6錢。

功效主治

頭面肥瘡、禿瘡、黃水瘡、一切惡瘡,久不愈者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極細末。

使用方法

香油調搽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仙拈集》卷三。

推薦方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