補胃丸

《脈因證治》捲上: 補胃丸

配方組成

人參、白朮、茯苓、甘草、芍(炒)、升麻。

功效主治

氣虛下溜洩瀉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脈因證治》捲上。

《魏氏家藏方》卷五: 補胃丸

配方組成

肉豆蔻(面裹,煨)1兩,梓樸(去皮,姜制,炙)1兩,縮砂仁(焙)1兩,白朮(炒)1兩,乳香(別研)1兩,人參(去蘆)1兩,丁香(不見火)1兩,乾薑(炮,洗)1兩,附子(炮,去皮臍)1兩,胡椒1兩。

功效主治

補脾胃,進飲食,去宿寒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末,以北棗8兩,用生薑自然汁煮,去皮核,和藥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50丸,米飲送下,不拘時候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魏氏家藏方》卷五。

《聖濟總錄》卷八十八: 補胃丸

配方組成

桔梗(炒)1兩半,吳茱萸(炒)1兩半,白朮1兩半,桂(去粗皮)1兩半,人參1兩半,厚朴(去粗皮,生薑汁炙)1兩,陳橘皮(湯浸,去白,焙)1兩,枳殼(去瓤,麩炒)1兩,乾薑(炮裂)1兩,甘草(炙,銼)1兩,麥糵(炒)1兩,陳曲(炒)1兩。

功效主治

虛勞脾胃虛冷,氣滿不能食,雖食不消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,煉蜜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20丸,食前溫酒送下;米飲亦得,日2夜1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濟總錄》卷八十八。

推薦方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