射干湯
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八○: 射干湯

配方組成

射干1分,升麻1分,百合1分,木通(銼)1分,桔梗(炒)1分,甘草(炙)1分。

功效主治

小兒喉痺,咽喉旁腫如癧子,身體壯熱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粗末。

使用方法

每用1錢匕,以水7分,煎至4分,去滓,下馬牙消末半錢匕,攪勻,食後細細溫呷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八○。
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二九: 射干湯

配方組成

射干(去毛)1兩,梔子仁1兩,赤茯苓(去黑皮)1兩,升麻1兩,赤芍藥1兩半,白朮1兩半。

功效主治

榮衛不流,熱聚胃口,血肉腐壞,胃脘成癰。

使用方法

上(口父)咀,如麻豆大。每服5錢匕,水1盞半,煎至8分,去滓,入生地黃汁1合,蜜半合,再煎3沸,溫服,每日2次,不拘時候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二九。
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二四: 射干湯

配方組成

射干半兩,升麻半兩,紫菀(去苗土)半兩,百合半兩,木通(銼)1兩,桔梗(炒)3分,赤茯苓(去黑皮)3分。

功效主治

咽喉中如有物,噎塞不下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粗末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3錢匕,水1盞,煎至6分,去滓,食後溫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二四。
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二三: 射干湯

配方組成

射干半兩,升麻1兩,大黃(銼,生用)1兩,惡實(生用)1兩,馬藺子(炒)半兩,木通(銼)3分。

功效主治

喉痛,咽嗌腫塞,及心肺熱極,吐納不利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粗末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3錢匕,水1盞,竹葉7片,煎至7分,去滓,下馬牙消半錢匕,攪令勻,細細溫服,不拘時候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二三。
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三一: 射干湯

配方組成

射干1兩,犀角(鎊)1兩,升麻1兩,玄參1兩,黃芩(去黑心)1兩,麥門冬(去心,焙)1兩,大黃(銼,炒)1兩,山梔子仁半兩。

功效主治

初發背上,似琴絃抽痛,有頭。癰瘡腫痛,脈洪實數者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粗末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5錢匕,水1盞半,加淡竹葉2-7片,煎至8分,入芒消末1錢匕,去滓,空心溫服。快利2-3行為度;未利再取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三一。
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三六: 射干湯

配方組成

射干(去須)2兩,玄參(堅者)2兩,連翹1兩,犀角(鎊)1兩,紫檀香1兩,沉香(銼)1兩,升麻1兩。

功效主治

諸風腫欲成膿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粗末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5錢匕,水1盞半,煎至8分,去滓,入芒消末半錢匕,更煎沸,食後、夜臥溫服;若利即減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三六。
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七六: 射干湯

配方組成

射干1兩,半夏(湯浸洗7遍,焙)1兩,桂(去粗皮)1兩半。

功效主治

小兒上氣喘息,如水雞聲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粗末。

使用方法

5-6歲兒,每服1錢匕水1盞,加生薑少許,煎至4分,去滓溫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七六。
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二三: 射干湯

配方組成

射干3分,升麻3分,桔梗(銼,炒)1兩,玄參3分,木通(銼)3分,甘草(炙,銼)半兩。

功效主治

咽喉生谷賊,咽物妨悶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粗末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3錢匕,水1盞,入竹葉7片,煎至6分,去滓,食後溫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二三。

《奇效良方》卷一: 射干湯

配方組成

射干2錢半,芍藥2錢半,薏苡仁3錢,桂心半錢,牡蠣2錢,石膏2錢。

功效主治

肝經受病,多汗惡風,善悲嗌幹,善怒時憎。

使用方法

上作1服,水2鍾,煎至1鍾服,不拘時候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奇效良方》卷一。

《醫級》卷八: 射干湯

配方組成

射干、豆根、玄參、犀角、銀花(或加甘草、桔梗)。

功效主治

內火喉痺,赤腫成癰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醫級》卷八。

《古今醫徹》卷三: 射干湯

配方組成

射干1錢,防風1錢,荊芥1錢,桔梗1錢,薄荷1錢,大力子1錢半(焙,研),廣皮8分,甘草3分。

功效主治

喉痺。

使用方法

加燈心1握,生薑1片,水煎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古今醫徹》卷三。

《幼幼新書》卷三十四引張渙方: 射干湯

配方組成

射干1分,川升麻1兩,馬牙消半兩,馬勃半兩。

功效主治

小兒風熱上搏於咽喉之間,血氣相搏而結腫,乳食不下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末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1錢,水1盞,煎至5分,去滓放溫,食後帶熱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幼幼新書》卷三十四引張渙方。
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一九: 射干湯

配方組成

射干1兩半,木通(銼)1兩半,大黃(銼,炒)1兩半,馬藺子1兩半,漏蘆(去蘆頭)1兩,升麻1兩,當歸(切,焙)1兩,桂(去粗皮)1兩,甘草(炙)1兩。

功效主治

木舌腫強,及天行病,丹石發動,一切熱毒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粗末。

使用方法

每用5錢匕,水1盞半,煎至8分,去滓,分溫服,日3夜2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一九。

《聖濟總錄》卷五十四: 射干湯

配方組成

射子1兩,升麻1兩,枳殼(去瓤,麩炒)1兩,大黃(制,炒)1兩,羚羊角(鎊)半兩,柴胡(去苗)半兩,木通(銼)半兩,玄參半兩,甘草(炙)半兩,龍膽1分,馬牙消1分。

功效主治

中焦熱結,唇腫口生瘡,咽喉壅塞,舌本強硬,煩躁昏倦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粗末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3錢匕,水1盞,入竹葉2-7片,同煎至7分,去滓,放溫食後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濟總錄》卷五十四。

《聖濟總錄》卷四十四: 射干湯

配方組成

射干8兩,大青3兩,石膏(碎)10兩。

功效主治

脾實,咽乾口燥,舌本腫強,腹脅滿脹,大便澀難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粗末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5錢匕,入蜜1匙頭,水1盞半,同煎至1盞,去滓溫服,不拘時候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濟總錄》卷四十四。

《聖濟總錄》卷三十: 射干湯

配方組成

射干1兩,木通(銼)1兩,升麻1兩,桔梗3分,玄參3分,黃芩(去黑心)3分,甘草(炙,銼)3分。

功效主治

傷寒咽喉閉塞,痛,咳嗽多腥氣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粗末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5錢匕,水1盞半,煎至8分,去滓,食後溫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濟總錄》卷三十。

《外臺》卷二引《小品》: 射干湯

配方組成

射干2兩,半夏5兩(洗),杏仁2兩(去皮尖兩仁),乾薑2兩(炮),甘草2兩(炙),紫菀2兩,肉桂2兩,吳茱萸2兩,當歸2兩,橘皮2兩,麻黃2兩(去節),獨活2兩。

功效主治

春冬傷寒,秋夏中冷咳嗽,曲拘不得氣息,喉鳴啞失聲,幹嗽無唾,喉中如哽者。

炮製方法

上切。

注意事項

忌羊肉、海藻、菘菜、餳、生蔥。

使用方法

以水1鬥,煮取3升,去滓,溫分3服,始病1-2日者,可服此湯,汗後重服,勿汗也;病久者,初服可用大黃2兩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外臺》卷二引《小品》。

《外臺》卷二十三引《經心錄》: 射干湯

配方組成

射干2兩,桂心2兩,麻黃(去節)4兩,生薑4兩,甘草(炙)4兩,杏仁40個(去皮尖)。

功效主治

惡毒,身強痛,瘰癧。

炮製方法

上切。

注意事項

忌生冷、菘菜、海藻、豬肉、冷水、生菜、五辛。

使用方法

以水4升,煮取3升,去滓,分3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外臺》卷二十三引《經心錄》。

《外臺》卷二十三引《古今錄驗》: 射干湯

配方組成

當歸2兩,升麻1兩,白芷3兩,射干1兩,甘草(炙)1兩,犀角(屑)1兩,杏仁(去尖皮)1兩。

功效主治

喉痺,閉不通利而痛,不得飲食者。嘔吐咯傷,或因食惡物及谷芒刺澀,風熱與氣血相搏,而致咽喉腫痛者。

炮製方法

上切。

注意事項

忌海藻、菘菜。

使用方法

以水8升,煮取1升半,分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外臺》卷二十三引《古今錄驗》。

《千金》卷五: 射干湯

配方組成

射干1兩,半夏5枚,桂心5寸,麻黃1兩,紫菀1兩,甘草1兩,生薑1兩,大棗20枚。

功效主治

小兒咳逆,喘息如水雞聲。

使用方法

上(口父)咀,以水7升,煮取1升5合,去滓,納蜜5合,煎1沸,分溫服2合,日3次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千金》卷五。

《醫學整合》卷二: 射干湯

配方組成

射干、豆根、連翹、大力、玄參、荊芥、防風、桔梗、甘草、竹心。

功效主治

喉症實證,痛而不腫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醫學整合》卷二。

《普濟方》卷十六○引《指南方》: 射干湯

配方組成

射干半兩,麻黃(去節)半兩,五味子1兩,半夏(泡)1兩,款冬花2兩,甘草半兩。

功效主治

肝咳。咳則兩脅痛,甚則不可轉側,轉側則兩脅下痞滿,惡風脈浮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散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5錢,水2盞,加生薑5片,煎至1盞,去滓,食後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普濟方》卷十六○引《指南方》。

《普濟方》卷四十一引《護命》: 射干湯

配方組成

射干、黃芩(去黑心)、麥門冬(去心,焙)、大黃(銼,焙)、知母、木通(銼)各等分。

功效主治

小腸實熱,小便赤澀,疼痛不可勝忍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散。

注意事項

不可常吃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3錢匕,水1盞,入蔥白5寸(切碎),同煎至8分,去滓,食後溫服,以利為度。若3服以上未通,急煎芎藭湯1盞,投之即下,自早至夜可2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普濟方》卷四十一引《護命》。

《聖濟總錄》卷二十四: 射干湯

配方組成

射干1兩,杏仁(湯浸,去皮尖雙仁,炒)1兩,半夏(湯洗,去滑,炒)3分,甘草(炙,銼)3分,桔梗(炒)3分,桑根白皮1兩,麻黃(去根節,湯煮,掠去沫,焙)1兩,陳橘皮(湯浸,去白,焙)半兩,紫菀(去苗土)半兩。

功效主治

春、冬傷寒,秋、夏中冷,咳嗽喉鳴,聲嗄乾噦,喉中不利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粗末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5錢匕,水1盞半,加生薑1分(拍碎),大棗3枚(擘破),同煎至8分,去滓,食後溫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濟總錄》卷二十四。

《普濟方》卷六十一引《肘後方》: 射干湯

配方組成

射干(銼細)。

功效主治

喉痺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5錢匕,以水1盞半,煎至8分,去滓,入蜜少許,旋旋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普濟方》卷六十一引《肘後方》。

推薦方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