玉液丸

《局方》卷四: 玉液丸

配方組成

寒水石(燒令赤,出火毒,水飛過)30兩,白礬(枯過,研細)10兩,半夏(湯洗7次,為細末)10兩。

功效主治

痰飲,風壅,咳嗽,煩熱。

炮製方法

上合研,以白麵糊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10丸,食後、臨臥溫生薑湯送下。每服30丸亦得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局方》卷四。

《丹溪心法》卷三: 玉液丸

配方組成

軟石膏不以多少(又云:火煅紅,出火毒)。

功效主治

食積、痰火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,醋糊為丸,如綠豆大。

使用方法

服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丹溪心法》卷三。

《幼科指南》卷三: 玉液丸

配方組成

橘紅(鹽水炒)2錢,枳實(炒)2錢,桔梗2錢,半夏(制)2錢,甘草2錢,蘇子(炒)2錢,白茯卜子(炒)2錢。

功效主治

咳嗽因於痰者;或母乳多湧出,兒小吞嚥不及,嗆出而成痰嗽者;或因兒啼聲未息,氣未平,即與乳食,氣逆而嗽者,此乳夾痰而嗽也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,神曲糊為丸。

使用方法

白湯送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幼科指南》卷三。
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二二: 玉液丸

配方組成

百藥煎1兩,麝香(研)半錢,樸消半錢,丹砂2錢(研),龍腦(研)1錢,甘草末1錢。

功效主治

毒氣壅塞,咽喉不利,頰頷連腫。

炮製方法

上藥各為末,再同研勻細,以水浸蒸餅心為丸,如梧桐子大,更用丹砂為衣,陰乾。

使用方法

含化1丸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二二。

《醫方類聚》卷一一九引《王氏集驗方》: 玉液丸

配方組成

天南星1兩,半夏1兩(各用薑汁制1宿),白礬(枯)半兩,杏仁(去皮尖,麩炒)半兩,豬牙皂角(去皮弦子)半兩,青黛半兩,焰消3錢,巴豆21個(去殼,生用)。

功效主治

諸般咳嗽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,薑汁煮麵糊為丸,如綠豆大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10丸,小兒5丸,臨臥薑湯送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醫方類聚》卷一一九引《王氏集驗方》。

推薦方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