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白附子1兩2錢,天麻1兩,生南星1兩,白芷1兩,防風1兩,生半夏1兩,冰片5錢,羌活1兩。
跌打損傷。
上為細末。
按傷處大小將藥敷於消毒紗布上,蓋患處。
《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》(蘭州方)。
白朮半兩,半夏7個,椒半分(去目,汗)。
小兒(口見)乳。
上為末。
每服半字,水1呷,調下;大者1字。
《幼幼新書》卷二十七引《嬰童寶鑑》。
天南星、防風各等分,沒藥半兩(另研)。
風自諸瘡入,破傷風及金刃傷,打撲傷損。
上為細末。
破傷風以藥調,敷貼瘡口,然後以溫酒調下1錢;如牙關緊急,角弓反張,用藥2錢,童子小便調下;或因鬥毆相打,內有傷損,以藥2錢,溫酒調下;打傷至死,但心頭微溫,以童子小便灌下2錢。並進3服。
《普濟方》卷一一三。
天蟲(炒斷絲)、南星、防風、白芷。
破傷風初起,瘡腫起白痂,身寒熱;跌打損傷,內有瘀血。
上為末。
每服3錢。童便、陳酒調下;或外敷。
《證治寶鑑》卷一。
南星、防風、白芷、天麻、羌活、白附子等分。
破傷風牙關緊急,角弓反張,甚則咬牙縮舌;瘋犬咬傷;跌打損傷已破口者。
上為末。
孕婦忌服。禁忌魚腥、辛辣、蔥蒜諸品;禁忌生冷、油膩等食物。
每服2錢,熱酒1鐘調服,更敷傷處。若牙關緊急,腰背反張者,每服3錢,用熱童便調服;雖內有瘀血亦愈。至於昏死,心腹尚溫者,連進2服,亦可保全。若治瘋犬咬傷,更用漱口水洗淨,搽傷處。
《外科正宗》卷四。
寒水石2兩,石膏2兩(水飛),甘草3錢,滑石5錢。
小兒秋夏伏暑,多有熱,吐黃涎,頭溫,五心熱,小便赤少,或乾嘔無物。
上為末。
先服香茹飲,又服此方。生薑汁和白湯調下。
《袖珍小兒》卷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