寧坤至寶丹

《北京市中藥成方選集》: 寧坤至寶丹

配方組成

益母草30兩,香附(炙)5兩,白芍5兩,川芎5兩,當歸5兩,橘紅5兩,熟地5兩,生地5兩,黃芩5兩,烏藥5兩,茯苓5兩,白朮(炒)5兩,阿膠(炒)2兩5錢,木香2兩5錢,蘇葉2兩5錢,砂仁2兩5錢,甘草2兩5錢,川牛膝2兩(共研為細粉,過羅。每16兩細粉加人參去蘆3錢,沉香8錢,琥珀4錢)。

功效主治

月經不調、,胸膈不舒,食慾不振,身體瘦弱,腰痛腿痠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末,過羅,混合均勻,煉蜜為丸,重3錢,蠟皮封固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1丸,溫開水送下,日2次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北京市中藥成方選集》。

《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》(蘭州方): 寧坤至寶丹

配方組成

益母草8兩,香附8兩,當歸4兩,川芎4兩,臺烏藥4兩,黃芩4兩,生地4兩,白朮4兩,茯苓4兩,丹參4兩,砂仁4兩,青皮4兩,廣木香4兩,杜仲(炒)4兩,肉桂2兩,黨參8兩,甘草4兩,元胡4兩,枸杞4兩,柴胡2兩,沉香4兩。

功效主治

經血不調,腰腹疼痛,赤白帶下,四肢浮腫,胸口疼痛,呃逆脹滿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末,煉蜜為丸,每丸3錢重,蠟皮封固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1丸,白開水送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》(蘭州方)。

《衛生鴻寶》卷五: 寧坤至寶丹

配方組成

嫩黃耆(蜜炙)3兩,白朮(陳壁土炒)2兩,棗仁(炒香)2兩,歸身(酒炒)2兩,香附(杵,米酒制)2兩,川斷(酒炒)2兩,條芩(酒炒)2兩,甘枸杞2兩,血餘(煅不見火)2兩,阿膠(蛤粉炒)2兩,杜仲(鹽水炒)2兩,茯苓(乳制)1兩半,白芍(酒炒)1兩半,丹參(酒炒)1兩半,北五味(焙)6錢,甘草(蜜炙)1兩,硃砂(飛為衣)1兩,大生地(酒煨)4兩。

功效主治

婦人經脈不調,帶下,崩淋,虛勞,胎前產後百病。

炮製方法

上藥各為細末,和勻,煉蜜為丸,每重3錢。

使用方法

按症照引調服:凡久不坐孕,經脈不調,腹痛痠脹,或赤淋白帶,腰痛胃痛,夜熱心煩,食少,日服1丸,蓮子湯送下;胎氣失調,噁心嘔吐,虛煩阻食,浮腫氣急,腰腹痠痛,胎漏下血,或傷胎見紅,每服1丸,蓮子湯送下;甚者服數丸,人參湯送下;臨產疼陣作時,服1丸,白湯送下,胎自順下;如有橫逆異產,每服數丸,湯和童便送下,保全母子;或難產者,冬葵子3錢,煎湯調下;產後下血過多,湯和童便送下;惡露不行,腹痛塊瘀,山楂3錢,紅花1錢,煎湯調下;或寒熱往來,有外感者,荊芥穗1錢,煎湯調下;兼虛汗者,人參湯送下;虛煩狂躁,腹滿氣急,俱白湯送下;無論老少婦女,血崩尿血,或因血虛,周身筋骨疼痛者,白湯送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衛生鴻寶》卷五。

推薦方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