萬應寶珍膏

《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》(杭州方): 萬應寶珍膏

配方組成

淡附子2兩,鮮紅花2兩,血餘2兩,莪術2兩,桂枝2兩,羌活2兩,獨活2兩,白殭蠶2兩,秦艽2兩,麻黃2兩,當歸2兩,制川烏2兩,防風2兩,威靈仙2兩,制草烏2兩,生大黃2兩,赤芍2兩,生山梔2兩,桃仁2兩,三稜2兩,白芷2兩,淡全蟲2兩,五加皮2兩,良姜2兩,生地4兩,香附4兩,烏藥4兩。

功效主治

跌打損傷,負重閃腰,筋骨疼痛,腿膝痠軟,癱瘓風痺,手足麻木;以及癰疽發背,痰核流注,胸胃氣痛,腹脹寒痛。

炮製方法

用麻油15斤,入藥熬枯去滓,熬至滴水成珠,加章丹60兩收膏。

使用方法

臨攤時每1斤藥油再加香料2兩,肉桂粉5錢,蘇合香油5錢,同藥油攪勻,攤紅布上。用時烘熱,按症各貼患處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》(杭州方)。

《中國醫學大辭典》: 萬應寶珍膏

配方組成

生地黃3錢,茅術3錢,枳殼3錢,五加皮3錢,莪術3錢,桃仁3錢,山柰3錢,當歸3錢,川烏3錢,陳皮3錢,烏藥3錢,三稜3錢,川軍3錢,何首烏3錢,草烏3錢,柴胡3錢,防風3錢,劉寄奴3錢,牙皂3錢,川芎3錢,官桂3錢,羌活3錢,威靈仙3錢,赤芍藥3錢,天南星3錢,香附3錢,荊芥3錢,白芷3錢,海風藤3錢,藁本3錢,川續斷3錢,高良薑3錢,獨活3錢,麻黃(去節)3錢,甘松3錢,連翹3錢。

功效主治

五勞七傷,筋骨疼痛,左癱右瘓,手足麻木;心胃氣痛,肚腹飽脹,鼻塞腦漏,偏正頭風;冷哮咳嗽,痰鳴氣急;月經不調,赤白帶下;寒溼腳氣,鶴膝痠軟;小腸疝氣,偏墜木子;脾虛洩瀉,久瀉痢疾;跌打損傷。瘰癧流注。

使用方法

用麻油4斤,入藥煎枯,濾去滓,下淨血餘2兩溶化,再下偉丹30兩,熬成膏,再下肉桂1錢,麝香(後入)1錢,附子片2錢,木香2錢,冰片3錢,洋樟3錢,茴香3錢,乳香3錢,沒藥3錢,阿魏3錢,細辛3錢,共研細末,攪入膏內,退火攤勻。五勞七傷,筋骨疼痛,負重傷力,腰膝痠軟,貼兩膏盲穴及兩腎俞穴;左癱右瘓,手足麻木,攣急偏枯,滿肩疼痛,貼兩肩井穴、兩曲池穴、兩手腕穴、兩膝眼穴;心胃氣痛,肚腹飽脹,貼膻中穴及中脘穴;鼻塞腦漏,偏正頭風,貼太陽穴及風門穴;冷哮咳嗽,痰鳴氣急,貼肺俞穴及膻中穴;遺精、滑精、淋濁,貼丹田穴及俞門穴;月經不調,赤白帶下,貼關元穴及尾閭穴;滿身走氣,閃挫疼痛,貼章門穴;寒溼腳氣,鶴膝軟,貼膝眼穴;小腸疝氣,偏墜木子,貼氣海穴;脾虛洩瀉,久瀉痢疾,受寒腹痛,貼腹臍穴;一切跌打損傷,風溼積聚,瘰癧流注,各貼患處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中國醫學大辭典》。

推薦方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