釀豬肚

《聖惠》卷九十七: 釀豬肚

配方組成

饙豬肚1枚(淨洗,去脂),杏仁1兩(去皮尖,研),人參1兩(去蘆頭),白茯苓1兩,陳橘皮半兩(湯浸,去白瓤,焙),乾薑1分(炮裂),蕪荑1分,漢椒1分(去目及閉口者,微炒去汗),蒔蘿1分,胡椒1分,黃牛酥1兩,大棗21枚(去核,切),糯米5合(淘,看肚大小臨時加減)。

功效主治

五勞七傷,羸瘦虛乏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。

使用方法

每用藥1兩,入酥、棗、杏仁、米等分,相和令勻,入豬肚內,以麻線縫合,即於甑內蒸令熟,切作片。空心漸漸食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惠》卷九十七。

《醫方類聚》卷一○二引《食醫心鑑》: 釀豬肚

配方組成

豬肚1枚(淨洗),人參(去蘆頭)4分,陳橘皮(湯浸,去白瓤,切)4分,饙飯半升,豬脾1枚(淨洗,細切)。

功效主治

脾胃氣弱,不多下食。

使用方法

以饙飯拌人參、橘皮、脾等,釀豬肚中,縫綴訖,蒸令極熟。空腹食之,鹽醬多少任意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醫方類聚》卷一○二引《食醫心鑑》。

《聖惠》卷九十七: 釀豬肚

配方組成

豬肚1枚(淨洗),白石英1兩(捶碎),生地黃1合(切),紫石英1兩(捶碎,與白石英同綿裹),川椒30粒(去目及閉口者,微炒去汗,搗末),饙飯半兩,鹽少許,蔥白2莖(去須,切)。

功效主治

虛損不足。

使用方法

諸藥拌和,納豬肚內,以麻線縫定,蒸令爛熟;取出石英,細切。任性食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惠》卷九十七。

推薦方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