紫菀1兩半,陳皮1兩半,附子1兩半,款冬花1兩半,半夏1兩半,杏仁1兩半,乾薑1兩,甘草1兩,細辛1兩,桂1兩,人參3分。
肺挾寒,上氣咳嗽,胸滿短氣,嘔吐痰涎,喘鳴肩息,全不嗜食;及寒毒疰嗽,咯吐膿血。
上為細末,煉蜜和丸,如梧桐子大。
每服20丸,食前生薑湯送下。
《雞峰》卷十一。
乾薑(炮)1兩半,皂莢(去皮,炙令黃)半兩,陳橘皮(湯浸,去白,焙)半兩,白茯苓(去黑皮)半兩。
肺伏冷氣,咳嗽。
上為細末,煉蜜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每服20丸,生薑湯送下,不拘時候。
《聖濟總錄》卷六十五。
白朮1兩,丁香1分,半夏2兩(湯浸洗7遍,生薑汁浸1夜,焙乾),乾薑1兩(炮)。
肺胃不和,胸膈停痰,嘔吐噁心,吞痠噫醋,心腹痞滿,咳嗽不止,頭目昏痛。
上為細末,生薑汁煮麵糊和丸,如綠豆大。
每服20丸,生薑湯送下;腹痛,食前服;嘔逆,食後服。
《楊氏家藏方》卷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