水解散

《外臺》卷三引《古今錄驗》: 水解散

配方組成

麻黃1兩(去節),黃芩3分,芍藥2分,桂心1分。

功效主治

天行熱氣,外生疤瘡疼痛。

炮製方法

上藥治下篩。

注意事項

忌海藻、菘菜、生蔥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2方寸匕,暖水調下,覆令出汗,日2次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外臺》卷三引《古今錄驗》。

《千金》卷九: 水解散

配方組成

桂心2兩,甘草2兩,大黃2兩,麻黃4兩。

功效主治

時行頭痛、壯熱一二日。

炮製方法

上藥治下篩。

使用方法

患者以生熟湯浴訖,每服方寸匕,以暖水下,日3次。覆取汗,或利便愈。強人服2方寸匕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千金》卷九。

《雞峰》卷九: 水解散

配方組成

麻黃3兩,桂1兩,芒消1兩,甘草1兩,大黃2兩,幹葛半兩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末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1錢,空心冷水下。如欲汗,即以蔥豉粥熱投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雞峰》卷九。

《雞峰》卷十四: 水解散

配方組成

米(豆鬥)皮4兩,陳皮2兩半,甘草2兩,丁香皮半兩,桂半兩,縮砂仁半兩,白豆蔻仁半兩,白茯苓半兩,白芍藥1兩。

功效主治

水谷並果子所傷,下瀉不止,並變痢疾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末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2錢,如路上行,即冷水調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雞峰》卷十四。

《外臺》卷三引《古今錄驗》: 水解散

配方組成

麻黃4兩(去節),大黃3兩,黃芩3兩,桂心2兩,甘草2兩(炙),芍藥2兩。

功效主治

時疫初起,頭痛壯熱,或瘡疹出而不快,心胸煩躁,或雖出而仍發熱者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散。

注意事項

忌海藻、生蔥、菘菜、生菜。

使用方法

患者以生熟湯浴訖,每服方寸匕,以暖水下。覆取汗,或利則便愈。丁強人服2方寸匕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外臺》卷三引《古今錄驗》。

《醫方類聚》卷四十六引《千金月令》: 水解散

配方組成

柴胡4分,知母4分,瓜蔞4分,青木香4分,升麻4分,茵陳4分,大黃6分,梔子仁6分,石膏6分,芒消6分,黃芩5分,幹葛5分,枳殼(炒)3分,芍藥3分。

功效主治

百種傷寒時疾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散。

使用方法

以冷水4大合,和散1匙,空腹頓服,以痢為度。春、夏用冷水,秋、冬用暖水。不退再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醫方類聚》卷四十六引《千金月令》。

推薦方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