吳茱萸(半酒半醋浸1宿,焙乾)1兩,山茱萸(蒸,去核)1兩,馬蘭花(醋浸,焙)1兩,川楝子(蒸,去皮核)1兩,官桂1兩,黑牽牛(炒,取末)1兩,舶上茴香(用鹽炒)1兩,延胡索(略炒)1兩,橘皮1兩,青皮(去白)1兩,海藻(浸,洗去鹹,焙)1兩,桃仁(浸,去皮,炒)半兩,白蒺藜(炒,杵去刺)半兩,木香半兩。
腎虛為邪所襲,留伏作痛,陰(疒頹)偏大,或生瘡出黃水。
上為細末,酒糊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每服40丸,食前溫酒、鹽湯任下。
《直指》卷十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