幹棗湯
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一七: 幹棗湯

配方組成

幹棗(去核,焙)1兩半,貝母(去心)1兩半,生乾地黃(焙)2兩,胡桃瓤2兩,陳橘皮(去白,焙)1兩,牛膝(酒浸,切,焙)1兩,葛根(銼)1兩,鱉甲(去裙襴,醋炙)1兩,柴胡(去苗)1兩,桑根白皮1兩。

功效主治

口舌乾焦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粗末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5錢匕,水1盞半,煎至1盞,去滓溫服,不拘時候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一七。

《千金》卷十八: 幹棗湯

配方組成

芫花半兩,蕘花半兩,甘草1兩,大戟1兩,甘遂1兩,大黃1兩,黃芩1兩,大棗10枚。

功效主治

腫及支滿澼飲。

注意事項

忌海藻、菘菜。

使用方法

上(口父)咀。以水5升,煮取1升6合,分4服,空心服。以快下為度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千金》卷十八。

《聖濟總錄》卷五十六: 幹棗湯

配方組成

幹棗2-7枚(去核),生薑(切)1兩,白蜜1匙頭。

功效主治

冷氣心痛。

使用方法

以水2盞,煎5-6沸,去滓熱服。未愈,再作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濟總錄》卷五十六。

《外臺》卷十六引《刪繁方》: 幹棗湯

配方組成

幹棗10枚(擘,去核),大黃1兩,大戟(切,炒令黃)1兩,甘草(炙)1兩,甘遂1兩,黃芩1兩,芫花半兩(炒),芒消2兩,蕘花半兩(炒)。

功效主治

骨極,腎實熱,病則面色黑,隱曲膀胱不通,大便壅塞,四肢滿急。

炮製方法

上切。

注意事項

忌海藻、菘菜。

使用方法

以水5升,煮取1升6合,後下芒消,分為4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外臺》卷十六引《刪繁方》。

推薦方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