撥雲退翳丸

《普濟方》卷八十一: 撥雲退翳丸

配方組成

楮實半錢,薄荷半錢,川芎1兩半,當歸1錢半,黃連5錢,甘菊花5錢,蟬蛻5錢,栝樓根(生用)6錢,蔓荊子(炒)1兩,密蒙花3錢,荊芥穗3錢,蛇蛻(曬乾)3錢,甘草3錢,香白芷3錢,木賊草3錢,防風3錢。

功效主治

一切眼目不明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末,煉蜜為丸,如梧桐子大,每兩作10丸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1丸,1日2次。治眼引子於後:氣障眼,煎木香湯送下;服常昏暗,條清湯送下;眼睛青盲,當歸湯送下;婦人血暈眼,亦當歸湯送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普濟方》卷八十一。

《濟陽綱目》卷一○一: 撥雲退翳丸

配方組成

當歸(酒洗)1兩半,川芎1兩半,枳實半兩,川楝半兩,蟬退半兩,甘菊花半兩,薄荷半兩,瓜蔞根6錢,蛇退3錢,密蒙花3錢,荊芥穗3錢,地骨皮3錢,白蒺藜(炒)1兩,羌活1兩,木賊1兩5錢(去節,童便浸1宿,焙乾),蔓荊子5錢,炙甘草5錢,川椒7錢半(炒,去目)。

功效主治

內外障翳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末,煉蜜為丸,每1兩分作10丸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1丸,食後米泔湯調下,1日2-3次。婦人當歸湯送下,有氣,木香湯送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濟陽綱目》卷一○一。

《普濟方》卷八十三: 撥雲退翳丸

配方組成

川芎1兩半,當歸1兩半,白藥子1兩半,楮實1兩半,藁本1兩半,羌活1兩半,白蒺藜1兩,蛇皮3錢,甘菊花7錢半,荊芥7錢半,川椒7錢半,密蒙花3兩,蟬殼3兩,黃連3兩,地骨皮半兩,薄荷半兩。

功效主治

雲翳青盲眼疾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,煉蜜為丸,每兩分作10丸。

使用方法

食後氣障,木香湯送下;睛暗青盲,當歸湯送下;有翳,清米泔送下;眼昏,好酒送下;或甘草湯送下;婦人血暈,當歸薄荷湯送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普濟方》卷八十三。

《東醫寶鑑·外形篇》卷一引《醫林方》: 撥雲退翳丸

配方組成

甘菊、川椒、木賊、白蒺藜、密蒙花、蛇蛻、蟬蛻、川芎、蔓荊子、荊芥穗、石燕子(煅)、黃連、薄荷、瓜蔞根、枳實、羌活、當歸、地骨皮、甘草各等分。

功效主治

翳膜。由於肝經風熱引起的火眼外障,目赤腫痛,視物不清,畏光羞明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,煉蜜為丸,如彈子大。

注意事項

忌食辛辣等刺激性之物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1丸,茶清嚼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東醫寶鑑·外形篇》卷一引《醫林方》。

推薦方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