香甲散

《雞峰》卷十四: 香甲散

配方組成

鱉甲3分,常山3分,柴胡3分,麥糵1兩,神曲1兩,枳實半兩,荊三稜半兩,人參1兩,藿香葉1兩,甘松3分,黃橘皮(不去白)1兩,厚朴1兩,甘草3分,檳榔1枚,茯苓3分,半夏1兩,桔梗1兩,大腹皮半兩,木香半兩,烏梅7個。

功效主治

一切勞瘧,四肢無力,渾身疼痛,脾胃不和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粗末。

使用方法

水煎服。患勞氣者,與童便、酒、桃李枝同煎3錢,去滓熱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雞峰》卷十四。

《幼幼新書》卷十七引張渙方: 香甲散

配方組成

鱉甲(酥炙黃,去裙襴)1兩,木香1兩,川大黃(微炒)半兩,陳橘皮(去白,焙乾)半兩,當歸(洗,焙乾)半兩,柴胡(去苗)半兩,知母半兩,甘草(炙)半兩,檳榔3枚。

功效主治

小兒寒熱往來,肌瘦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粗散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1錢,以水1小盞,加生薑2片,煎至6分,去滓溫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幼幼新書》卷十七引張渙方。
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○四: 香甲散

配方組成

青橘皮(湯浸去白,焙)1兩,甘草(炙)2兩,芎藭4兩,甘菊花半斤。

功效主治

風毒上攻頭目,痛徹眉骨,眼漸昏暗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散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2錢匕,沸湯調下,不拘時候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○四。

《博濟》卷四: 香甲散

配方組成

木香3分,鱉甲(去皮肉,醋炙令香)2兩,牡丹皮1兩,赤芍藥1兩,陳橘皮(去白)1兩,官桂(去皮)1兩,人參1兩,茯苓1兩,熟乾地黃1兩,秦艽1兩,柴胡(去苗)1兩,白朮1兩,當歸(炒)1兩,黑附子(炮製,去皮臍)1兩,乾薑3分(炮製),甘草半兩(炙)。

功效主治

婦人血氣虛勞,四肢少力,肌肉黃瘦,多困減食,遍體痠疼,真邪相擊,心腹撮痛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2錢,以水1盞,加生薑3片,大棗2枚,同煎至7分,去滓,稍熱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博濟》卷四。

《婦人良方》卷五: 香甲散

配方組成

鱉甲3兩(醋浸去裙,炙黃,又入醋蘸,炙7次),當歸半兩,木香半兩,人參半兩,羌活半兩,川芎半兩,沉香半兩,肉豆蔻半兩,酸棗仁半兩,附子半兩,檳榔半兩,大腹子半兩,北柴胡半兩,厚朴1兩,川牛膝1兩,白茯苓1兩,秦艽1兩,桂心半兩。

功效主治

熱病後虛勞,或四肢倦怠,腳手疼痛,飲食無味,肌膚黃瘦,或熱瘧盜汗,頭暈虛煩。

注意事項

忌生冷、麵食、雞肉、酢醬之類。

使用方法

上(口父)咀。每服5錢,以水1盞,加生薑3片,烏梅1個,煎至8分,去滓,空心溫服,日3次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婦人良方》卷五。
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○八: 香甲散

配方組成

甘菊花2兩,芎藭1兩,甘草(生用)半兩,青橘皮(湯浸去白,焙)半兩,檀香(銼)半兩。

功效主治

風熱頭目疼痛,連繞額角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散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2錢匕,沸湯入鹽少許點服,不拘時候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○八。

推薦方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