綠雲散
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三五: 綠雲散

配方組成

柏葉、芙蓉葉並重不拘多少(午日午時採)。

功效主治

灸瘡。

炮製方法

陰乾為散。

使用方法

每灸瘡黑蓋子脫了,即用井水調少許如膏藥攤楮紙上貼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三五。

《蘇沈良方》卷七: 綠雲散

配方組成

黃柏半兩,螺絲黛2錢。

功效主治

口瘡,臭氣,瘀爛,久而不愈。

炮製方法

上研如碧玉色。

使用方法

臨臥,置舌根1字,咽津無妨。遲明愈。凡口瘡不可失睡,1夜失睡,口瘡頓增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蘇沈良方》卷七。

《楊氏家藏方》卷十一: 綠雲散

配方組成

銅綠、鉛白霜各等分。

功效主治

舌上生瘡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極細末。

使用方法

每用少許,摻舌上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楊氏家藏方》卷十一。

《證類本草》卷十三引《經驗後方》: 綠雲散

配方組成

桑葉(好者,淨洗過,熟蒸1宿後,曬乾)。

功效主治

肺毒瘡,如大風疾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2錢匕,水調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證類本草》卷十三引《經驗後方》。

《醫統》卷六十一: 綠雲散

配方組成

坯子4兩(以乳汁調塗碗內四周,上以皮紙瞞圍,中取1孔,以艾葉搓作筋箸子大條,燃煙燻入碗內,久之其藥於黃色為度,又調又燻如此3次畢。取下),綠銅4錢5分,冰片5分。

功效主治

爛眩風眼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極細末,瓷罐收密,勿洩氣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3分,蜜水調搽爛弦上。不過2次全愈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醫統》卷六十一。

《聖濟總錄》卷六十八: 綠雲散

配方組成

柏葉2兩,百合2兩,人參2兩,阿膠(炙令燥)2兩。

功效主治

吐血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散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2錢匕,用糯米粥飲調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濟總錄》卷六十八。

《衛生總微》卷十九: 綠雲散

配方組成

螺青、盆消、生蒲黃、生甘草各等分。

功效主治

喉痺,馬喉,纏喉,乳鵝,重舌,木舌,一切咽喉之疾。又口瘡,舌上生瘡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末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1錢,生薑自然汁調,細細含咽。若已閉塞不通者,用葦筒入藥吹入喉中。重舌、木舌,生薑汁調塗患處。腫痛咽頷者,依此用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衛生總微》卷十九。

《傷寒全生集》卷四: 綠雲散

配方組成

青黛1錢,硼砂5分,寒水石1錢,紫車前1錢,消石1錢,山豆根1錢,元明粉1錢,冰片1分。

功效主治

咽喉腫痛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末。

使用方法

竹管吹喉中入至病處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傷寒全生集》卷四。

《醫統》卷二十五: 綠雲散

配方組成

青黛、硼砂、山豆根、消石、冰片、紫河車、玄明粉各等分。

功效主治

疫病,咽喉腫痛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。

使用方法

吹入喉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醫統》卷二十五。

《醫統》卷二十七: 綠雲散

配方組成

人參、當歸、天門冬、陳皮、甘草、昆布、紫蘇子、蘿蔔子、丁香各等分。

功效主治

嗝噎。

炮製方法

水5升,煎膏五合,入煉蜜五合,和勻,加青黛4兩和成劑,不成劑再加柿霜搜和為丸,如彈子大,金箔、硃砂各半為衣。

使用方法

日服金箔丸,夜服硃砂丸,不時噙化;喉中不清,服姜蜜湯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醫統》卷二十七。

推薦方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