附子粥

《藥粥療法》: 附子粥

配方組成

制附子3-5g,乾薑1-3g,粳米30-60g,蔥白2根,紅糖少許。

功效主治

腎陽不足,命火衰微,畏寒肢冷,陽萎尿頻,脾陽不振,脘腹冷痛,大便溏洩,冷痢,或因大汗出及大吐大瀉引起的四肢厥逆,冷汗自出,口淡不渴,舌苔白,脈微細無力,陽氣衰弱的危重病人。

炮製方法

將附子、乾薑研為極細末。

注意事項

附子有小毒,煮粥時應選用制附子,且從小劑量開始為妥。對於熱證實證的病人,不可服食。

使用方法

先用粳米煮粥,待粥煮沸後,加入藥末及蔥白、紅糖,同煮為稀粥。或用附子、乾薑煎汁,去滓後,下米、蔥、糖一併煮粥。每日分2次,溫熱食用,一般以3-5天為1療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藥粥療法》。

《聖惠》卷九十六: 附子粥

配方組成

附子1分(炮裂,去皮臍),乾薑1兩(炮裂,銼)。

功效主治

冷痢,飲食不下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末。

使用方法

每日空腹煮粥,納藥1錢食之。以愈為度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惠》卷九十六。

推薦方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