細辛膏
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六七: 細辛膏

配方組成

細辛(去苗葉)半兩。

功效主治

腦門為風冷所客,小兒鼻多涕。

使用方法

上用油1合,同煎令黑色,去滓,下蠟少許,煎化停凝。每日3次,薄塗囪上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六七。
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○一: 細辛膏

配方組成

細辛(去苗葉)2兩,烏喙2兩,莽草2兩,續斷2兩,石南2兩,辛夷仁2兩,皂莢2兩,澤蘭(去苗)2兩,白芷2兩,防風(去叉)2兩,白朮2兩,松葉2兩,竹葉2兩,豬脂半斤,生麻油1斤。

功效主治

頭瘡有蟲,變成白禿。

炮製方法

上除脂油外,銼細,以醋5升,入瓷瓶中,水浸1宿取出,用大鐺先下脂油,微火煎一二沸,次下諸藥,煎候白芷黃,即膏成,去滓,以瓷盒盛。

使用方法

臨臥時,先以熱漿水洗頭後用藥塗勻。如癢,勿搔動。經宿即洗去,再塗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○一。

《外臺》卷三十五引《古今錄驗》: 細辛膏

配方組成

細辛1分,通草1分,辛夷仁1分半,杏仁2分(去皮)。

功效主治

小兒鼻塞不通。

炮製方法

上切,以羊髓3合,豬脂3合,緩火煎之,膏成絞去滓。

使用方法

取一米粒許大,以納鼻孔中,頻易愈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外臺》卷三十五引《古今錄驗》。

方出《千金》卷六,名見《三因》卷十六: 細辛膏

配方組成

細辛18銖,蜀椒18銖,乾薑18銖,芎18銖,吳茱萸18銖,附子18銖,桂心1兩,皂莢屑半兩,豬膏1升。

功效主治

鼻塞,常有清涕出。腦冷,清涕出不已。

炮製方法

上(口父)咀,以棉裹,苦酒漬1宿,取豬膏煎,以附子色黃為度,去滓。

使用方法

綿裹納鼻孔中,並摩鼻上。涕出不止,灸鼻兩孔與柱齊7壯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方出《千金》卷六,名見《三因》卷十六。

《聖惠》卷八十九: 細辛膏

配方組成

細辛1分,防風(去蘆頭)1分,川大黃(銼,微炒)1分,黃芩1分,川椒半兩(去目),蠟半兩。

功效主治

小兒耳聾,或因腦熱,或因水入,或因吹著者。

炮製方法

上銼細。用清麻油3合,煎藥紫色,濾過,下蠟,候消為膏。

使用方法

每用大豆許,點於耳中,1日3次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惠》卷八十九。
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一六: 細辛膏

配方組成

細辛(去苗葉)3分,蜀椒(去目及閉,口者,炒,出汗)3分,桂(去粗皮)3分,芎3分,吳茱萸(湯洗,焙,炒)3分,皂莢(炙,刮,去皮並子)半兩,附子(炮裂,去皮臍)2兩。

功效主治

鼻多清涕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末。以醋浸1宿,入豬脂,銀器中微火煎,候附子色黃,去滓,傾入盒中澄凝。

使用方法

以棉裹少許,納鼻中,兼以摩頂上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一六。

推薦方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