膽礬2兩,白礬2兩,麝香、膩粉各少許。
口舌疳瘡。
上為末。
慎肥膩滋味等物。
先以鹽水漱口,次以少藥幹摻,瀝涎少時,每日1次。
《雞峰》卷二十四。
信砒1分,粉霜半錢,膩粉半錢,麝香少許。
小兒走馬疳蝕唇頰,牙齒浮動宣需,口臭。
上為細粉。
用時以指頭拈1粟米許,揩在患處牙齦上。立效。
《博濟》卷四。
粉霜1錢,砒霜1錢,白礬1錢。
小兒崩沙,齒齦欲落。
上為末。用北艾一大團裹定藥末,以石灰滲艾上,後用碗盛,發火燒盡,為細末。
以手捻少許揩齒上,用鹽湯漱口。燒時以盞子蓋定,恐走了藥氣。
《幼幼新書》卷二十五引《惠眼觀證》。
好砒半兩,白礬4分。
小兒崩沙。
上用水3分1盞,先煎水令海眼沸來,便下砒煅,水乾為度,即下白礬末同煅,幹為末,取出好麝香少許,好坯子少許,同拌合為末。
每使1字,用鵝毛點拂牙齦上,1日3-4回拂。即愈。
《幼幼新書》卷二十五引茅先生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