珍珠1錢,麝香1錢,冰片3分,膽星末5錢,枳實1錢,蟾酥6分,蛤粉1錢,巴豆霜5分,全蠍末1錢,甘草末1錢。
痰注。大氣七情所感,痰不能流行,結於一處,伏行經絡之間,背生痰注,其形或圓或歪或如米袋,堅硬如石。
上各為細末,和勻,米粉糊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硬處活動如綿,人參內託散服大半,方可服此下行藥,否則有損無益。宜清心寡慾,戒惱免優,忌油膩、生冷、蒜茄等物。
每服2-3錢,空心或酒或蜜湯送下。其痰從大便中出盡為度,如不行再服,即行,以薄粥補之。
《瘡瘍經驗全書》卷二。
龍頭草(水洗淨,曬乾,好酒拌蒸,曬乾,為末)1錢,人中白(年久者,煅)3錢,珍珠1錢,蟾酥1錢,雄黃1錢,寒水石5錢,辰砂2錢,石膏2錢,牛黃5錢,麝香5錢,冰片5錢。
火證危痘。
上為末。
每服1錢,犀角磨水調下。
《痘疹仁端錄》卷十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