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風引湯

《聖惠》卷四十五: 大風引湯

配方組成

麻黃1兩(去根節),吳茱萸半兩(湯浸7遍,焙乾,微炒),獨活1兩,秦艽半兩(去苗),杏仁1兩(湯浸去皮尖、雙仁,麩炒微黃),細辛半兩,白朮1兩,赤茯苓1兩,桂心半兩,人參半兩(去蘆頭),乾薑半兩(炮裂,銼),防風半兩(去蘆頭),漢防己半兩,芎半兩,甘草半兩(炙微赤,銼)。

功效主治

腳氣痺攣腫疼,或不仁,拘屈不得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粗散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4錢,以水1中盞,煎至6分,去滓溫服,不拘時候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惠》卷四十五。

《永樂大典》卷一三八七七引《可用方》: 大風引湯

配方組成

大豆3升,附子3兩,枳實4兩,澤瀉4兩,陳皮4兩,甘草2兩,茯苓2兩,防風2兩。

功效主治

痺滿上氣,便身脹,膝痛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粗末。

使用方法

酒2鬥,水2鬥,煮大豆,取1鬥;納藥,煮取3升,分3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永樂大典》卷一三八七七引《可用方》。

《千金》卷七引《胡洽方》: 大風引湯

配方組成

獨活3兩,茯苓3兩,人參3兩,防風2兩,當歸2兩,甘草2兩,桂心2兩,黃耆2兩,附子1枚,大豆2升。

功效主治

中風腰腳疼痛弱者。

使用方法

上(口父)咀。以水9升,酒3升,煮取3升,分4服。服別相去如人行10裡久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千金》卷七引《胡洽方》。

《外臺》卷十四引《深師方》: 大風引湯

配方組成

茯苓2兩,防風2兩,當歸2兩,白前2兩,乾薑2兩,甘草(炙)2兩,大豆1升,生薑3兩,獨活3兩,遠志(去心)1兩,附子(炮)1兩,人參1兩,大棗30枚。

功效主治

男女歷節風大虛,手腳曲戾,或變狂走,或悲笑,言語錯亂。

炮製方法

上切。

注意事項

忌海藻、菘菜、豬肉醋物、蒜、面、生菜等物。

使用方法

先以水1鬥5升,煮豆、棗,取1鬥,去滓;納諸藥,煮取3升,分為5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外臺》卷十四引《深師方》。

《婦人良方》卷三: 大風引湯

配方組成

小風引湯,麻黃、蓯蓉、附子、當歸、羚羊角各等分。

功效主治

婦人中風。

使用方法

上(口父)咀。每服3錢,水1盞,加生薑3片,杏仁5個(去皮尖,捶碎),同煎至7分,去滓溫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婦人良方》卷三。

推薦方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