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意散

《外科方外奇方》卷一: 如意散

配方組成

生南星、生大黃、生半夏、樸消。

功效主治

痰毒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。

使用方法

薑汁調敷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外科方外奇方》卷一。

《種痘新書》卷九: 如意散

配方組成

生南星8錢,生半夏1兩,鬱金5錢,生大黃1兩,薑黃5錢,白芷5錢,蒼朮5錢。

功效主治

痘後餘毒,痘癤腫硬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。

使用方法

先刺去惡血,然後用醋調敷患處四圍,留口莫敷,令出毒氣。將四圍之毒趕聚1團,再用膏藥貼之,撥盡膿汁而自愈矣。內服調元固本,排膿解毒之劑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種痘新書》卷九。

《宣明論》卷十五: 如意散

配方組成

吳茱萸1分,牛蒡子1分,荊芥1分,牡蠣半兩,輕粉半錢,信砒2錢。

功效主治

疥癬無時痛癢,愈發有時,不問久新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末。

使用方法

每用1錢,臨臥油調,遍身搓摩上一半,如後有癢不止,更用少許塗之股髀之間,聞香悉愈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宣明論》卷十五。

《青囊立效秘方》卷一: 如意散

配方組成

生軍8兩,陳皮2兩,南星2兩,芙蓉葉4兩,白芷2兩,花粉4兩,白及2兩,薑黃4兩,五倍8兩,毛菇2兩,甘草1兩,血竭2兩,小樸4兩,枯小粉1斤。

功效主治

一切癰疽紅白相兼之症。

炮製方法

曬脆為末。

使用方法

雞蛋清、醋皆可調敷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青囊立效秘方》卷一。

《仙拈集》卷四: 如意散

配方組成

如意草(又名箭頭草,陰乾。若急用,瓦上焙乾,微炒)。

功效主治

痛疽發背,瘰癧,疔瘡,黃白火泡,癢痂皮爛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。

使用方法

雞子清調,塗患處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仙拈集》卷四。

《魏氏家藏方》卷四: 如意散

配方組成

百合、黃耆(蜜炙)、當歸(去蘆)、茯神(去木)、人參(去蘆)、五味子、甘草(炙)、柏子仁、白茯苓(去皮)各等分。

功效主治

憂思過度,心血不足,倦乏瘦悴,或夜發寒熱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末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3錢,水1盞,生薑3片,烏梅1枚,煎至7分,不拘時候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魏氏家藏方》卷四。

《御藥院方》卷八: 如意散

配方組成

乾漆1兩(生),黑狗脊1兩(生),輕粉1兩(研),僧黃耆(生,研)1兩。

功效主治

疥瘡時發癢痛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末。

使用方法

每用藥前,先微搔破,以生油調藥如稀糊,搽患處,日2-3次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御藥院方》卷八。

推薦方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