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地、黃連、金銀花、薄荷葉、連翹(去心)、赤芍、木通、甘草(生)。
胎赤。胎中受熱毒,生後遍體若丹塗。
引用燈心,水煎服。
《金鑑》卷五十一。
荊芥穗3分,紅花3分,蟬蛻3分,木通3分,牛蒡子1錢,丹皮7分,青皮7分,生地2錢,山楂2錢,滑石3錢,前胡7分,地丁4分,黃連6分。
痘放點乾紅色滯,壯熱煩躁者。
加燈心1分,水煎服。
《救偏瑣言》卷十。
黃連半錢(酒炒),山梔半錢(炒黑),連翹半錢,當歸半錢,芍藥1錢,生地黃1錢,金銀花2錢,甘草6分。
瘡瘍焮腫赤痛,形病俱實。
水煎,熱服。
《張氏醫通》卷十五。
黃芩1錢,知母1錢,升麻1錢,葛根1錢,石膏1錢半,人參1錢半,白芍1錢半,羌活2錢,黃連(酒制)3分,生地(酒制)5分,生甘草6分,姜3片。
熱病發於夏,脈細小無力。時疫大熱。
《玉案》卷二。
升麻、石膏、連翹、牛蒡子、黃連、知母、竹葉。
毒邪外襲,熱蘊肌膚的接觸性皮炎等。
水煎服。
《中醫外傷科學》。
銀花藤18g,板藍根15g,一點紅15g,旱蓮草12g,地頭膽12g,白茅根25g,野甘草13g。
漆性皮炎。
水煎服。
《中醫面板病學簡編》。
連翹5錢,銀花5錢,蒲公英5錢,紫菀地丁5錢,黃芩3錢,瞿麥4錢,萹蓄4錢,車前子3錢,丹皮3錢,赤芍2錢,地骨皮3錢,冬瓜子1兩。
急性盆腔炎屬於溼毒熱型者。
《劉奉五婦科經驗》。
金銀花2錢,天花粉3錢,元參3錢,黃芩5錢,山甲2錢,生地黃3錢,龜角刺2錢,射干3錢,蒼朮4錢,茶葉1錢。
耳下腫痛。系染山嵐瘴氣之毒,古稱痄腮,亦謂之瘟毒,脈象洪數。
水煎溫服。
《醫學探驪集》卷四。
升麻2兩,幹葛5錢,赤芍藥5錢,生地黃1兩,牡丹皮5錢,黃連5錢,黃柏8錢,黃芩5錢,桔梗5錢,梔子5錢,甘草5錢,連翹5錢。
吐血,衄血。
上銼。
每劑1兩,以水2鍾,煎1鍾,溫服。
《古今醫鑑》卷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