麝香散

《聖惠》卷八十三: 麝香散

配方組成

麝香1錢(分),驢前背交脊上上會中毛(拔取手大指許)1把。

功效主治

小兒新生,中風不仁。

炮製方法

上藥以乳汁和驢毛令得所,於銅器中微火炒令焦,取出,麝香同研如粉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1字,以乳汁調下,每日3次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惠》卷八十三。

《聖濟總錄》卷九十九: 麝香散

配方組成

麝香(別研)1分,幹蚯蚓(慢火炙黃)半兩,幹蝦蟆1枚(塗酥炙黃赤色,淨,剔去骨並腹中惡物)。

功效主治

大人及小兒疳蛔,腹中虛脹,面目萎黃。

炮製方法

上藥先搗蚯蚓等為細散,與麝香同研令勻細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1錢匕,空腹煎薏苡根湯調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濟總錄》卷九十九。

《普濟方》卷三○七: 麝香散

配方組成

麝香1分(細研),雄黃1分(細研),半夏1分(生用)。

功效主治

蛇螫人,竅出血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末。

注意事項

凡蛇瘡未愈。禁熱食。犯此便發。

使用方法

敷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普濟方》卷三○七。

《聖惠》卷八十七: 麝香散

配方組成

麝香1分(細研),黃丹1兩(微炒),定粉1兩(微炒),蛇蛻皮灰1分,夜明沙1分(微炒),蘆薈1分(細研),蝸牛殼1分,訶黎勒半兩(煨,用皮),黃連1分(去須,微炒),沒石子1分。

功效主治

小兒內疳。下痢不止,肌體消瘦,諸治未愈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散,都研令勻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半錢,以粥飲調下,早晨午後各1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惠》卷八十七。

方出《證類本草》卷二十引《經驗方》,名見《三因》卷十六: 麝香散

配方組成

桑螵蛸1個(慢火炙及8分熟,存性),麝香1字。

功效主治

底耳。聤耳,耳內膿出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。

使用方法

每用半字摻耳內。如有膿,先用綿包子拈去,次後摻藥末入在耳內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方出《證類本草》卷二十引《經驗方》,名見《三因》卷十六。

《聖濟總錄》卷九十八: 麝香散

配方組成

麝香(不拘多少)。

功效主治

冷淋,諸方不愈者。

炮製方法

上1味細研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半錢匕,空心溫酒調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濟總錄》卷九十八。

《醫學心悟》卷四: 麝香散

配方組成

真麝香2錢,冰片3分,黃連1錢。

功效主治

肺經蘊熱,致生喉瘤。生於喉傍,形如圓眼,血絲相裹。

炮製方法

共為末。

使用方法

1日夜吹5-6次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醫學心悟》卷四。

《聖濟總錄》卷七十: 麝香散

配方組成

麝香2錢,滑石末半兩,人中白半兩。

功效主治

鼻衄不止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散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2錢匕。熱酒調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濟總錄》卷七十。

《聖濟總錄》卷三十七: 麝香散

配方組成

麝香(研)1錢,鱉甲(去裙襴,醋炙黃)半兩,丹砂(研)2分,甘草(炙)半兩,大黃(炒)3分,常山1兩。

功效主治

瘴瘧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散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2錢匕,未發前溫酒調下,臨發時更1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濟總錄》卷三十七。

《聖濟總錄》卷十: 麝香散

配方組成

麝香(研)半兩,沒藥(研)1兩,乳香(研)1兩,虎牙(最大長者,用1副)4個,蜈蚣10條(赤足完全者,酒浸3日,曬乾),天麻2兩。

功效主治

白虎風。骨節疼痛,不可忍者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散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2錢匕,溫酒調下,每日2-3次,不拘時候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濟總錄》卷十。

《聖濟總錄》卷六: 麝香散

配方組成

麝香(研)1分,幹蠍1分。

功效主治

破傷風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。

使用方法

有瘡者敷之。令追風速愈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濟總錄》卷六。

《傳家秘寶》卷下: 麝香散

配方組成

沉香半兩,白朮半兩,人參3分,肉豆蔻5個,檳榔3分,木香半兩,官桂3分,陳橘皮3分,枳殼3分,荊三稜3分,草豆蔻3分,厚朴半兩,丁香半兩,訶子半兩,茯苓半兩,益智半兩,青橘皮半兩,蓬莪術半兩,甘草1兩,乾薑1分,郁李仁(湯浸去皮,放幹,研如膏,入白麵1大匙,鹽水和餅子,煿令黃香熟用)。

功效主治

氣勞及一切痞氣,胸膈膺脅疼痛不利。

炮製方法

上藥除郁李仁外,為細末後,卻將郁李仁餅子與藥同搗羅令細,更研入真麝香半分,令和勻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1錢,生薑湯調下;入鹽點亦得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傳家秘寶》卷下。

《蘇沈良方》卷十: 麝香散

配方組成

黃連(末)3錢,銅綠1錢,麝香1錢,水銀1錢(煮棗肉1個,同研)。

功效主治

小兒走馬疳。牙齦腐爛,惡血口臭,牙齒脫落。

使用方法

漱口淨,以藥敷瘡上,蘭香葉覆之。內蝕為坎者,一敷即生肉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蘇沈良方》卷十。
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一八: 麝香散

配方組成

麝香(研)1分,幹蝦蟆(燒灰,研)1兩,黃糵(去粗皮、炙、銼)1兩,甘草(炙、銼)3分,母丁香1分,甜瓜蒂1分,石膽(研)1分。

功效主治

口舌生瘡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散。

使用方法

臨臥以1錢匕摻舌上,有涎吐出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一八。

方出《聖惠》卷九十三,名見《聖濟總錄》卷一七八: 麝香散

配方組成

亂髮灰半兩,鹿角屑半兩(炒令微焦),麝香1錢。

功效主治

小兒血痢不止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散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半錢,以粥飲調下,每日3-4次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方出《聖惠》卷九十三,名見《聖濟總錄》卷一七八。

《聖惠》卷九十二: 麝香散

配方組成

鬱香1錢(研入),萆薢1兩(銼),苦楝根1兩(銼)。

功效主治

小兒蛔蟲咬心痛,或吐清水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散。以豶豬膽3枚取汁,和令勻,曬乾後,都研為末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半錢,以蕪荑湯調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惠》卷九十二。

《竹林女科》卷一: 麝香散

配方組成

麝香3分,甘草3分,辰砂(水飛)3分,木香(不見火)8分,人參8分,茯神8分,桔梗8分,柴胡8分,遠志1錢(制)。

功效主治

經來狂言譫語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。

使用方法

白湯調服2錢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竹林女科》卷一。

《聖惠》卷九十: 麝香散

配方組成

麝香1分,鴿糞1兩(微炒)。

功效主治

小兒瘰癧不消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散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半錢,以溫酒調下,每日2次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惠》卷九十。

《青囊秘傳》: 麝香散

配方組成

丁香2錢,肉桂2錢,乳香2錢,沒藥2錢,附子2錢,細辛2錢,良姜2錢,川烏2錢,草烏2錢,麝香5分。

使用方法

大膏藥內用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青囊秘傳》。

《聖惠》卷八十七: 麝香散

配方組成

麝香1分(細研),石膽1分(細研),莨菪子半兩(生用),人糞灰半兩,莽草1分(炙微黃),雄黃半分(細研),地龍1分。

功效主治

小兒疳蟲,蝕兒唇鼻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,都研令勻。

使用方法

貼於瘡上,每日3次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惠》卷八十七。

方出《聖惠》卷八十二,名見《聖濟總錄》卷一六七: 麝香散

配方組成

麝香1分,硃砂1分,蛇蛻皮1尺(細切,微炒)。

功效主治

小兒初生,胎熱撮口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末。

使用方法

每用半字,以津粘兒口唇上,每日5-7次用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方出《聖惠》卷八十二,名見《聖濟總錄》卷一六七。

《御藥院方》卷十: 麝香散

配方組成

麝香半錢,血竭半錢,蝟皮1兩。

功效主治

下部脫血,或瘡痔瘻久不愈。

炮製方法

上藥先研蝟皮並血竭為細末,次入麝香拌勻。

使用方法

食前每服半錢,溫酒1盞調勻,每日2次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御藥院方》卷十。

《劉氏家傳》引季琬方,見《幼幼新書》卷二十五: 麝香散

配方組成

麝香1錢,黃糵1兩,青黛半兩,雄黃(飛)1分。

功效主治

小兒走馬急疳。口臭齒爛,及攻蝕唇鼻腮頰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極細末。

使用方法

先以棉纏署擦齒上,蝕損死肌,以軟帛拭去惡血,量瘡大小幹摻。日夜5次。或血盛並多不定者加定粉半兩,同研用如前法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劉氏家傳》引季琬方,見《幼幼新書》卷二十五。

《幼幼新書》卷三十三引鄭愈方: 麝香散

配方組成

麝香(少許)、礬(煅)1錢,五倍子2錢。

功效主治

沉耳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。

使用方法

拈紙點耳中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幼幼新書》卷三十三引鄭愈方。

《雞峰》卷十八: 麝香散

配方組成

尿鹹少許,麝香少許。

功效主治

耳疼不止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末。

使用方法

幹摻耳中,其痛即減,膿亦可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雞峰》卷十八。

《準繩·類方》卷七: 麝香散

配方組成

香附子、川椒目各等分,蒼朮少許,麝香少許。

功效主治

眼冷淚不止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末。

使用方法

吹鼻中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準繩·類方》卷七。

《普濟方》卷七十: 麝香散

配方組成

膽礬、川芎、縮砂、綠礬、龍骨、麝香各等分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末。

使用方法

先用漿水刷牙淨。次用藥刷之。餘津掠髮鬢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普濟方》卷七十。

《普濟方》卷二八九: 麝香散

配方組成

麝香(別研)半錢,輕粉半錢,定粉半錢,粉霜1字半,巴豆3個(大者,去皮),白丁香42枚(揀直者)。

功效主治

發背、癰疽、腫毒、疳、漏等瘡。

炮製方法

上藥先研巴豆細,卻入諸藥,同研極細末。

使用方法

如疳瘡有眼者,用水和藥作錠子,纖在瘡口內,後用萬金膏貼,每日1次,如膿多兩次。如惡瘡發背,魚眼疔瘡,有紫惡肉,只做散子幹摻在惡肉上,後用萬金膏貼,每日1次或2次,但少摻藥。如不痛,更加藥少許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普濟方》卷二八九。

《醫方類聚》卷一九一引彰德梁國英御史家傳秘方: 麝香散

配方組成

細膩蕎麵3兩,青鹽1兩。

功效主治

牙疳。

炮製方法

水和蕎麵裹青鹽,以文武火燒透斷煙,搗羅為細末,入麝香、輕粉少許。

注意事項

忌食諸物肉菜溼面。

使用方法

溫水洗漱潔淨,將藥於疳口乾貼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醫方類聚》卷一九一引彰德梁國英御史家傳秘方。

《御藥院方》卷八: 麝香散

配方組成

白礬(枯過,別研)半兩,白龍骨(粘舌者,另研)半兩,麝香(另研)半字。

功效主治

鼻衄不止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末。

使用方法

每用1字。先令冷水洗淨,拭去鼻內血涕,然後吹藥於鼻中;或以軟紙溼過,蘸藥鼻內尤妙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御藥院方》卷八。

《聖惠》卷九十: 麝香散

配方組成

麝香1分,蚺蛇膽1分,黃礬1分(瓜州者),蘆薈1分。

功效主治

小兒頭面生疳瘡,口中臭氣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散。

使用方法

先以溫水洗瘡,後取藥1字,敷於瘡上。口內惡氣,貼藥1字,每日3次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惠》卷九十。
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三五: 麝香散

配方組成

麝香(研)半兩,突厥白半兩,密佗僧半兩,蜣螂半兩,石灰(研)半兩,青蒿心半兩,膩粉(研)半兩,硫黃(研)半兩。

功效主治

瘻瘡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。

使用方法

先以鹽漿水洗瘡,用散子填滿瘡口,以帛縛定。2-3日若有惡物,即除去,依前換藥。如無不用換,不過2-3日即愈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三五。

《醫方類聚》卷二四一引《澹寮方》: 麝香散

配方組成

赤腳蜈蚣半條(酒炙),川烏尖3個(生),麝香少許。

功效主治

小兒因生下時剪臍傷動,外風入臍,下乳不得,其候面青,啼聲不出,唇青口撮,若口出白沫,四肢逆冷,此是惡候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,同麝香研極細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半字,煎金銀薄荷湯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醫方類聚》卷二四一引《澹寮方》。

《直指》卷二十四: 麝香散

配方組成

青黛(幹)、款冬花等分,麝香少許。

功效主治

妒精瘡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。

使用方法

先以地骨皮、桑白皮煎湯溫洗,軟帛拭乾,次以津唾調藥敷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直指》卷二十四。

《赤水玄珠》卷一: 麝香散

配方組成

真麝2錢,真香油2兩。

功效主治

卒中風。瘖啞,倒地不省,左右癱瘓,口眼歪斜,諸藥未服者。

炮製方法

將麝香研細,入油攪勻。

使用方法

開口灌之,其人自蘇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赤水玄珠》卷一。

《瘡瘍經驗全書》卷七: 麝香散

配方組成

香附1兩,銅青5錢,麝香5分。

功效主治

小兒眉疳瘡,耳額瘡,並牙疳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末。

使用方法

用米泔洗淨,瘡溼幹摻,瘡幹用油調搽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瘡瘍經驗全書》卷七。

《嬰童百問》卷七: 麝香散

配方組成

茯苓2錢,沉香1錢,丁香1錢,木香1錢,藿香1錢,厚朴(制)1錢,甘草(炙)1錢,麝香1字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末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1錢,米飲調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嬰童百問》卷七。

《普濟方》卷三六六: 麝香散

配方組成

麝香1錢,雄黃(生)1錢,蘆薈1錢,白龍骨1錢,密佗僧2錢,石膽半兩(生),幹蟾1個(重半兩者,入瓶燒存性)。

功效主治

小兒唇口臭爛,齒齦宣露。

炮製方法

研勻令細。

使用方法

先用綿子纏箸頭上,以鹽礬漿水輕輕洗過,然後貼藥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普濟方》卷三六六。

《普濟方》卷三○八: 麝香散

配方組成

麝香少許,辰砂少許。

功效主治

沙蝨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末。

使用方法

以鹽塗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普濟方》卷三○八。

《普濟方》卷三○六: 麝香散

配方組成

貓毛(燒灰)、麝香少許。

功效主治

鼠咬。

使用方法

津唾調敷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普濟方》卷三○六。

《醫方類聚》卷二五五引《經驗良方》: 麝香散

配方組成

麝香半錢(研),雄黃(研)2錢半,升麻2錢半,白礬(枯)半兩。

功效主治

小兒鼻疳,乳食不調,上焦壅滯,則令疳蟲上蝕於鼻,其鼻中赤癢,壯熱多啼,皮毛乾焦,肌膚瘦削,鼻下連唇生瘡赤爛。小兒齒疳,齦鼻及牙齒諸疾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。

使用方法

每用少許,入乳調勻,敷於瘡上。仍服蘆薈丸等藥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醫方類聚》卷二五五引《經驗良方》。

《御藥院方》卷九: 麝香散

配方組成

麝香1分,乳香半錢,白龍骨1錢半,定粉2錢半,烏魚骨(去皮,微炙黃)1錢半,檳榔(生銼)1個,密佗僧半兩,寒水石(燒赤)3錢半,黃丹(慢火微炒)1錢。

功效主治

齦頰,口舌生瘡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末。

使用方法

每用少許幹上瘡處,有津即吐,咽無妨,不拘時候,每日3-5次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御藥院方》卷九。

方出《瑞竹堂方》,名見《普濟方》卷三○一: 麝香散

配方組成

白礬(煅過)、輕粉、麝香、蠐螬(就活壓去汁,焙乾)。

功效主治

男子下疳瘡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末。

使用方法

貼瘡上2-3次。先以口含漿水洗淨,搵幹用藥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方出《瑞竹堂方》,名見《普濟方》卷三○一。

《普濟方》卷三四九: 麝香散

配方組成

麝香1分,牛黃1分,硃砂3分,龍齒3分,麒麟竭半兩。

功效主治

產後血攻心,言語無度,煩悶不安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散。

使用方法

以豆淋酒調下1錢。不拘時候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普濟方》卷三四九。

《準繩·類方》卷八: 麝香散

配方組成

麝香少,黃丹多。

功效主治

停耳。

使用方法

研勻入耳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準繩·類方》卷八。

《普濟方》卷二九○: 麝香散

配方組成

海螵蛸3錢,龍骨3錢,白礬(枯)3錢,麝香(研)3錢,黃丹3錢,乳香(別研)3錢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,入輕粉拌勻。

使用方法

甘草湯洗瘡,敷藥用少許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普濟方》卷二九○。

《直指》卷二十二: 麝香散

配方組成

直雀屎(研)1錢,斑蝥(去頭足翅)1錢半,腦麝隨意。

功效主治

癰疽已結而頭不破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末。

使用方法

法醋調少許。點在有頭處,立破,急用煎黃連湯洗去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直指》卷二十二。

《醫方類聚》卷一八四引《吳氏集驗方》: 麝香散

配方組成

蠶退紙(燒存性)、晚蠶沙(揀去土)、繭黃(燒存性)、白殭蠶(炒去絲)各等分。

功效主治

腸臟風,小便出血,淋澀疼痛;婦人血崩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2錢,入麝香少許,用飯飲調下,糞前者食前服;糞後者食後服;血崩澀淋等,不拘時候,每日3次。熱淋只用蠶退紙燒灰存性,研末,麝香調,飯飲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醫方類聚》卷一八四引《吳氏集驗方》。

《衛生寶鑑》卷十九: 麝香散

配方組成

硇砂4錢,砒3字,麝香少許。

功效主治

小兒口疳,唇齒皆蝕損臭爛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末。

使用方法

先以帛抹口,每用少許摻之。口齒疳瘡皆可用。不可嚥了,嚥了只是吐人耳。用之無有不效。大人用1字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衛生寶鑑》卷十九。

《普濟方》卷二九八: 麝香散

配方組成

栝蔞(新黃大者)1枚。(以刀開下頂子,不去瓤。選不至皂莢子填滿,卻取開下頂蓋,別用紙筋泥固濟,約3指厚。以炭火簇合燒令紅,於一地坑內出火毒1宿,取出),麝香末1錢。

功效主治

牧痔,及一切內外痔瘡,痛不可忍者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末,入瓷盒盛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1錢匕。米飲調下;溫酒亦得服。1劑永除根本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普濟方》卷二九八。
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一九: 麝香散

配方組成

麝香1字,定粉1錢,黃蠟半兩。

功效主治

齒歷蠹。

炮製方法

先細研前二味,後熔蠟調之,攤在紙上。

使用方法

每臨臥時煎作片子,貼所患齒齦上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一九。

方出《聖惠》卷三十七,名見《普濟方》卷三一九: 麝香散

配方組成

人中白1分,石榴花1兩,故綿灰1兩,麝香半兩。

功效主治

鼻妞久不止,諸藥無效者;或婦人鼻衄,出血數升,不知人事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散。

使用方法

每取少許吹鼻中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方出《聖惠》卷三十七,名見《普濟方》卷三一九。

《宣明論》卷十五: 麝香散

配方組成

上好鹹土不拘多少,麝香(真好者)少許。

功效主治

口齒蝕腐出血,齦根宣爛者。

炮製方法

上藥熱湯淋取汁,去滓用清汁,銀石器中熬幹,刮下。再與麝香同研勻。

使用方法

摻於瘡上,以紙貼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宣明論》卷十五。

《三因》卷十五: 麝香散

配方組成

麝香、黃礬、青礬各等分。

功效主治

妒精瘡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。

使用方法

小便後敷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三因》卷十五。

《楊氏家藏方》卷一: 麝香散

配方組成

牛蒡子1兩1分(微炒),犀角屑1兩,細辛(去葉土)1兩,黑參1兩,麻黃(去根節)1兩,白花蛇(醋浸1宿,炙去皮骨,取肉)1兩,丹參1兩,沙參1兩,獨活(去蘆頭)1兩,人參(去蘆頭)1兩,藁本(去土)1兩,羌活(去蘆頭)1兩,防風(去蘆頭)1兩,甘菊花1兩,全蠍(去毒1兩,炒)1兩,白殭蠶(炒,去絲嘴)1兩,海桐皮3分,敗龜(醋炙)3分,天竺黃半兩,天麻(去苗)半兩,赤箭牛膝(酒浸1宿,焙乾)半兩,白附子(炮)半兩,石斛(去根)半兩,阿膠(蛤粉炒成珠子)半兩,虎骨(酥塗,炙黃)半兩,槐實半兩,半夏(湯洗去滑)半兩,檳榔3個,酸棗仁(湯泡去皮)1分,肉桂(去粗皮)1分,硃砂(別研)1分,麝香(別研)1分,龍腦(別研)1分。

功效主治

一切風疾,筋脈緩縱,四肢軃曳,口眼斜,足膝不能步履,腰背不能屈伸,及頭目旋暈,瘙癢頑麻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末,次入研者藥,和勻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1錢,食前空腹用溫酒調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楊氏家藏方》卷一。

《濟生》卷五: 麝香散

配方組成

枯白礬1兩,黃丹1錢半(炒),麝香1字。

功效主治

急疳,惡蝕肉損。瘡瘍潰後,膿水出之不已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末。

使用方法

乾擦牙疳處,頻上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濟生》卷五。

《聖惠》卷三十四: 麝香散

配方組成

麝香1分,青礬(燒赤)1分,黃礬(燒赤)1分,白礬(燒灰)1分,蘆薈半兩,蝦蟆灰半兩。

功效主治

齒漏疳。蟲蝕齒齦臭爛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散。

使用方法

先以綿拭齦上惡血出,即用溼紙片子摻藥貼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惠》卷三十四。
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一九: 麝香散

配方組成

麝香半兩,皂莢半兩。

功效主治

舌強不語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散。

使用方法

每用半錢,摻舌腫上,吐津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一九。

《衛生總微》卷十八: 麝香散

配方組成

蜘蛛1個,坯子胭脂、麝香半字。

功效主治

小兒聤耳,內生瘡,或有膿汁。

炮製方法

曬乾,上為細末。

使用方法

每用半斡耳許,以鵝毛管吹入耳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衛生總微》卷十八。

《普濟方》卷二五六引《衛生家寶》: 麝香散

配方組成

人參半兩,白茯苓半兩,芎半兩,麝香1錢(研),藿香葉1分,黛陸香2錢,辰砂1分,丁香1分(新者,不可見火)。

功效主治

運血不歸肝元,或吐逆,或便血;並傷寒吐不止,或小兒吐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1錢,薄荷、棗子湯送下;小兒半錢,薄荷蜜湯調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普濟方》卷二五六引《衛生家寶》。
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七三: 麝香散

配方組成

麝香(研)半兩,黃連(去須,搗末)半兩。

功效主治

小兒疳痢,下部開並生瘡。

炮製方法

上藥相和研勻。

使用方法

取1葦管,吹少許於下部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七三。
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四三: 麝香散

配方組成

麝香半錢(研),田螺1個(燒灰,研)。

功效主治

遠年痔疾,有膿血出,不可行坐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末。

使用方法

先用蔥湯洗,次用藥敷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四三。

《雞峰》卷二十四: 麝香散

配方組成

麝香、蘆薈、沒石子、胡黃連、地榆、龍齒各等分。

功效主治

疳漏齒,發腫疼痛臭氣,及走馬疳侵蝕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。

使用方法

用1字,先淨漱口了,貼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雞峰》卷二十四。
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三二: 麝香散

配方組成

麝香(當門子)2個,丁香1分,木香1分,紫檀香1分,乳香半兩,沒藥半兩。

功效主治

一切惡瘡,久不愈者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散。用雞子清和入殼內,飯上蒸熟,曬乾再研,分作6服。

使用方法

每用蠟茶清調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三二。
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四三: 麝香散

配方組成

麝香(研)3錢,槐花(半生半炒)1分,荊芥穗1分,千針草(去枝根)半兩,硇砂(研)3錢。

功效主治

痔瘻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散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2錢匕,溫酒調下,臨臥時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四三。

《聖惠》卷六十: 麝香散

配方組成

麝香1錢(細研),乾漆半兩(搗碎炒,令煙出),炭皮半兩,棕櫚子半兩(燒灰),荊芥子半兩。

功效主治

痔疾。風毒流注大腸,下血不止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散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1錢,食前以溫酒粥飲調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惠》卷六十。

《外臺》卷七引《廣濟方》: 麝香散

配方組成

麝香1分(研),生犀角2分(屑),青木香2分。

功效主治

卒中惡。心腹刺痛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散。

注意事項

忌五辛。

使用方法

空肚以熟水服方寸匕。未止更服之,不利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外臺》卷七引《廣濟方》。

《聖惠》卷三十四: 麝香散

配方組成

麝香1分,雄黃1分,白礬(燒灰)1分,石膽1分,川升麻1分。

功效主治

牙齒腫痛,日夜不止,齒齦爛臭;急疳,口中及齒齦腫,並口鼻有瘡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散。

使用方法

綿裹1字,納蚛孔中;並以乳汁調少許,塗齒齦爛處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惠》卷三十四。
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四三: 麝香散

配方組成

麝香(研)半兩,鴿糞1升。

功效主治

諸痔疾有頭,因穿破後成瘻,膿水經年不幹。

炮製方法

上二味,先將鴿糞於淨地上火煅,煙盡候冷,與麝香同研為散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2錢匕,空心米飲調下,晚再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四三。

《直指》卷二十一: 麝香散

配方組成

白礬(煅)1分,青黛1分,胡黃連1分,蘆薈1分,蝦蟆(炙焦)半分,麝香1字。

功效主治

疳(匿蟲),齦爛口臭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半錢,敷患處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直指》卷二十一。

方出《聖惠》卷五十三,名見《普濟方》卷一七八: 麝香散

配方組成

水蛇1條(活者剝皮,炙黃搗末),蝸牛(不拘多少,水浸5日,取涎入膩粉1分煎,令稠)、麝香1分(細研)。

功效主治

消渴。四肢煩熱,口乾心燥。

炮製方法

上藥用粟米飯和丸,如綠豆大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10丸,以生薑湯送下,不拘時候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方出《聖惠》卷五十三,名見《普濟方》卷一七八。

方出《聖惠》卷四十,名見《普濟方》卷二九九引《十便良方》: 麝香散

配方組成

生牛皮(燒灰)半兩,燕窠土(燒赤)半兩,麝香半錢。

功效主治

頭生惡瘡。

炮製方法

上件藥,都細研令勻,以生油調。

使用方法

每日2-3次塗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方出《聖惠》卷四十,名見《普濟方》卷二九九引《十便良方》。

《聖惠》卷八十: 麝香散

配方組成

麝香1分(細研),硃砂1兩(細研,水飛過),烏鴉毛2兩(燒灰),香墨半挺,蘇枋木1兩半,豬胎衣1枚(燒灰),鯉魚鱗4兩(燒灰),亂髮2兩(燒灰)。

功效主治

產後惡血衝心,氣痛欲絕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散。研入硃砂、麝香令勻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2錢,以溫酒調下,不拘時候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惠》卷八十。
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三二: 麝香散

配方組成

麝香、草烏頭(燒灰)各等分。

功效主治

鼻疳瘡,侵蝕鼻柱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末。

使用方法

貼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三二。

方出《肘後方》卷五名見《普濟方》卷二七八: 麝香散

配方組成

鷹香1兩,燻陸香1兩,青木香1兩,雞舌香1兩。

功效主治

卒毒腫起,急痛,已入腹者。妒乳。

注意事項

忌蒜、面、酒、牛、馬、豬肉。

使用方法

上以水4升,煮取2升,分為再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方出《肘後方》卷五。名見《普濟方》卷二七八。
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二一: 麝香散

配方組成

麝香(研)半錢,硇砂(研)半錢,細辛(去苗葉)1分,青黛(研)1分,升麻1分。

功效主治

牙齒風齲疼痛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散。

使用方法

先以針撥開風蟲處,點藥於蟲孔中。藥行痛即止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二一。

《普濟方》卷六十五引《海上方》: 麝香散

配方組成

全蠍3個,麝香1字,細辛2錢。

功效主治

諸般牙疼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末。

使用方法

幹搽牙痛處,涎出盡,方用鹽湯漱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普濟方》卷六十五引《海上方》。

《千金》卷二十一: 麝香散

配方組成

麝香3銖,雄黃6銖,芫花2分,甘遂2分。

功效主治

婦人短氣虛贏,遍身浮腫,面板急,人所稀見。

炮製方法

上藥治下篩。

使用方法

酒服1錢5匕。老小以意增減;亦可為丸,強人服小豆大7丸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千金》卷二十一。

《外臺》卷十二引《深師方》: 麝香散

配方組成

麝香4分,牛黃2分,生犀角1分(屑末)。

功效主治

胸痺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。

注意事項

忌生冷物、蔥蒜。

使用方法

服5分匕,每日3次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外臺》卷十二引《深師方》。

《外臺》卷二十引《小品方》: 麝香散

配方組成

麝香3銖,芫花3分(熬),甘遂3分。

功效主治

水腫。

炮製方法

上藥合下篩。

使用方法

酒服錢半邊匕。老小錢邊3分匕;亦可丸服之,強人如小豆10丸,老人5丸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外臺》卷二十引《小品方》。

《外臺》卷二引《範汪方》: 麝香散

配方組成

麝香1分(研),雄黃1分(研),丹砂1分(研),犀角1分(屑),羚羊角1分(研),青葙子1分,黃連1分,升麻1分,桃仁1分(熬),貝齒1分。

功效主治

傷寒(匿蟲),心中懊憹,下部有瘡,疼痛。

炮製方法

上藥治下篩。

注意事項

忌豬肉、冷水、生血等物。

使用方法

先食以小麥粥服錢5匕,服藥訖,復以錢5匕綿裹以導穀道中,食頃去之,每日3次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外臺》卷二引《範汪方》。

《普濟方》卷三一二引《肘後方》: 麝香散

配方組成

麝香1兩,水蛭1兩。

功效主治

從高墜下,及打撲傷損。

炮製方法

上用水蛙銼碎,炒煙出,研為末,入麝香再研勻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酒調1錢。當下蓄血,未效再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普濟方》卷三一二引《肘後方》。

《聖惠》卷八十五: 麝香散

配方組成

麝香1分(細研),膩粉1分,牛黃1分(細研),幹蠍1分,白附子1分(炮裂)。

功效主治

小兒慢驚風及天釣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散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1字,以薄荷汁調下。不拘時候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惠》卷八十五。
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三一: 麝香散

配方組成

麝香(研)半錢,蒺藜子半兩,紫背荷葉半兩。

功效主治

發背瘡。衝破,疼痛不可忍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散。

使用方法

每量瘡大小,臨時幹貼瘡上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三一。

方出《聖惠》卷五十六,名見《普濟方》卷二五二: 麝香散

配方組成

麝香1錢(細研)。

功效主治

五種蠱毒。蛇蠱,食飲中得之,咽中如有物,咽又不下,吐之不出,悶亂不得臥,心熱不能食。

使用方法

以溫水空腹調服。即吐出蠱毒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方出《聖惠》卷五十六,名見《普濟方》卷二五二。
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一九: 麝香散

配方組成

麝香(研)1分,白礬(研)半兩,蒲黃半兩,細辛(去苗葉)半兩,丁香半兩,附子(炮裂,去皮臍)1分,青黛1兩。

功效主治

齒(匿蟲)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散。綿裹1錢匕。

使用方法

於患處咬之,咽津不妨,每日3-5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一九。

《衛生總微》卷十八: 麝香散

配方組成

銅綠半錢,綠豆粉1兩,膽礬半錢(火煅),腦子1字。

功效主治

牙癰腫爛膿血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,入麝香少許研勻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1字,擦貼患處。有涎即吐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衛生總微》卷十八。
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六○: 麝香散

配方組成

麝香(別研)1分,烏鴉毛(燒)半兩,虎糞(燒灰)半兩。

功效主治

產後血邪,語言妄亂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散,研勻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2錢匕,溫酒調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六○。

《普濟方》卷六十七引《衛生家寶》: 麝香散

配方組成

麝香1錢,銅綠5錢,白及2錢5分,白斂3錢5分,白礬2錢5分。

功效主治

牙疳,牙疼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末。

使用方法

每用少許,貼牙患處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普濟方》卷六十七引《衛生家寶》。
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七三: 麝香散

配方組成

麝香(研)1分,白礬(灰)1分,膽礬(燒過)1分,皂莢(燒灰)1分,豬膽1枚(去膜熬幹),膩粉(研)10錢。

功效主治

小兒諸疳氣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極細末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1字匕,米飲調下。服藥後,以青衣蓋兒身上。良久有蟲出,即愈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七三。
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二九: 麝香散

配方組成

麝香(研)1分,麒麟竭1兩,密陀僧(煅)1兩。

功效主治

附骨疽,久不愈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散。

使用方法

先用鹽湯洗瘡拭乾,取活鱔魚1條銼細研,拓瘡上1宿,明旦揭看有蟲,即去,再拭乾,塗敷散子,每日3-5次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二九。

《醫方類聚》卷二一五引《追癆方》: 麝香散

配方組成

威靈仙4兩(細末),乾漆1兩(碎,炒令煙盡),雄黃1分,麝香1分(2末另研)。

功效主治

婦人室女,一切蓄熱,腹內悶著,骨蒸,室女經脈不行,瘦勞肌熱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,再研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1大錢,水8分盞,煎至6分,空心和渣溫服。當有惡穢毒物下,並是病根。此藥頗難服,可以蒸餅糊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每服15-20丸,茶、湯任下,次服桃仁散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醫方類聚》卷二一五引《追癆方》。

方出《證類本草》卷十六引《廣利方》,名見《普濟方》卷二五四: 麝香散

配方組成

麝香1錢,醋2合。

功效主治

卒中惡,客忤垂死。

使用方法

用麝香重研,和醋服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方出《證類本草》卷十六引《廣利方》,名見《普濟方》卷二五四。

方出《聖惠》卷五十六,名見《普濟方》卷二五四引《十便良方》: 麝香散

配方組成

麝香1臍。

功效主治

卒魘。

使用方法

置枕頭邊佳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方出《聖惠》卷五十六,名見《普濟方》卷二五四引《十便良方》。

《聖惠》卷八十: 麝香散

配方組成

麝香1錢(細研),烏驢蹄護幹1兩(燒灰),亂髮2兩(燒灰),乾漆1兩(搗碎,炒令煙出)。

功效主治

產後血邪氣攻心,如見鬼神,狀候似風,亂語不定,腹中刺痛脹滿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散,研入麝香令勻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1錢,以溫酒調下,不拘時候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惠》卷八十。

方出《聖惠》卷五十七,名見《普濟方》卷三○八: 麝香散

配方組成

棗葉1合,麝香末半錢。

功效主治

蜘蛛咬,遍身成瘡。

炮製方法

上搗棗葉,入麝香末。

使用方法

麻油調塗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方出《聖惠》卷五十七,名見《普濟方》卷三○八。

《幼幼新書》卷三十四引《莊氏家傳》: 麝香散

配方組成

麝香1錢,雄黃1錢,白龍骨1錢,蘆薈1錢,密佗僧2錢,石膽(生)半兩,幹蟾1枚(重半兩,燒存性)。

功效主治

小兒唇口臭爛,齒齦宣露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極細末。

使用方法

先用綿紙纏著頭上,以鹽、礬、漿水輕輕洗過,然後貼藥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幼幼新書》卷三十四引《莊氏家傳》。

《傳信適用方》卷三: 麝香散

配方組成

寒水石3兩(用炭火燒通赤),膩粉半錢,麝香1字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。

使用方法

如瘡口內有紫惡肉時,更幹摻少許在惡肉處,後用萬金膏貼,每日1次。如瘡內膿多,每日2次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傳信適用方》卷三。

《聖惠》卷六十六: 麝香散

配方組成

麝香1分(細研),皂莢子2兩(炒黃細研,搗末),膩粉1錢(分),鉛霜半兩。

功效主治

瘰病夾風毒壅熱。咽喉腫滿,胸膈不利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散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1錢,以薄荷湯調下。不拘時候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惠》卷六十六。

《聖惠》卷九十: 麝香散

配方組成

麝香半分(細研),木香半兩,沉香半兩,獨活半兩,桑寄生1兩,射干半兩,犀角屑半兩,川大黃1兩(銼碎,微炒),甘草半兩(炙微赤,銼)。

功效主治

小兒熱毒腫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粗散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1錢,以水1小盞,煎至5分,去滓溫服。不拘時候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惠》卷九十。

《聖惠》卷八十: 麝香散

配方組成

麝香1分,牛黃1分,雄黃1分,硃砂3分,龍腦3分,麒麟竭半兩。

功效主治

產後血邪攻心,言語無度,煩悶不安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散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1錢,以豆淋酒調下,不拘時候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惠》卷八十。
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○○: 麝香散

配方組成

烏雌雞1只(籠罩,勿與食3日,只與水吃,至第4日後,日以活蜣螂與雞食之,飽後便下糞,焙乾,取1兩),麝香1分,獺肝(炙熟幹)1兩。

功效主治

諸疰。

炮製方法

上藥以獺肝為散,次入麝香、雞糞,再研極細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3錢匕。以米飲調下,每日3次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○○。

方出《聖惠》卷三十六名見《普濟方》卷二九九: 麝香散

配方組成

人中白、麝香(少許)。

功效主治

口吻生白瘡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末。

使用方法

敷瘡上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方出《聖惠》卷三十六。名見《普濟方》卷二九九。

《御藥院方》卷八: 麝香散

配方組成

麝香半錢(研),枳殼(去瓤)2錢半(麩炒),白丁香2兩。

功效主治

瘰癧結核,腫硬不消,疼痛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末。

使用方法

食後每服2錢,用溫酒半盞調勻,日進1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御藥院方》卷八。

《聖濟總錄》卷九十三: 麝香散

配方組成

麝香(研)半錢,甘草如病人中指長(男左女右),東引桃枝1握,青蒿1握,東引柳枝1握,石榴枝1握,犀角(鎊)半兩,阿魏1兩,柴胡(去苗)1兩,蔥白7莖,薤白7莖。

功效主治

傳屍骨蒸,冷熱五勞。

炮製方法

上藥除麝香外,同銼碎。

注意事項

宜避風一月;忌食油膩、溼面、鹹酸並牛羊雞豬犬肉、魚腥。

使用方法

用童子小便2升半,浸1宿,別入檳榔末3錢,同煎至1升半,去滓,分溫3服,男病女煎,女病男煎。初服訖,如人行5裡,又進1服。恐噁心,可含白梅,病在上即吐,在下即瀉,各出惡物如蟲類及頭髮、馬尾狀,兼身上如蟻行。瀉後以蔥粥及軟飯補之。仍服後方茯神湯,調和五臟。若遠年病重,不過兩劑。其吐下蟲,腹紅色者可治,黑色者或愈或否,白色者不可治也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濟總錄》卷九十三。

《博濟》卷三: 麝香散

配方組成

麝香1分(研),豬牙皂角3挺(燒存性用),膩粉10兩,密佗僧1兩,白礬2兩,苦楝根白皮1兩,綠礬1兩半(同白礬杵碎入銚子內,枯了用),水銀10兩,黃柏1兩。

功效主治

齒齦損爛及走馬疳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,用無灰酒3升熬成膏。

使用方法

患者先淨漱口塗之。久患者,取藥1匙,砒霜、粉霜末各1錢,拌和勻使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博濟》卷三。
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一四: 麝香散

配方組成

麝香1分,細辛(去苗葉)1分,乾薑(炮)1分,莙薘根(洗淨,焙)1分。

功效主治

耳聾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散。

使用方法

患左耳,吸入右鼻,患右耳吸入左鼻,不拘時候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一四。
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七九: 麝香散

配方組成

麝香(研)1分,夜明砂1兩。

功效主治

小兒諸蟲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散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半錢匕,蔥白湯調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七九。
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一七: 麝香散

配方組成

麝香(研)1字,胡黃連1錢,檳榔(生,銼)1枚。

功效主治

口瘡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散。

使用方法

旋敷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一七。

推薦方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