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參2兩,白朮1兩,白茯1兩5錢,菖蒲7錢,遠志5錢,茯神1兩,牛黃1錢,麥冬1兩。
心氣不足,恍惚多忘。
上(口父)咀,共為末,煉蜜為丸,如梧桐子大,硃砂為衣。
每服3-5個人,食後白湯送下。
《杏苑》卷六。
遠志2兩,人參1兩,菖蒲2兩,白茯苓3兩,琥珀、鬱金。
痰迷心膈,驚悸怔忡。
上為末,煉蜜為丸,如梧桐子大,硃砂為衣。
每服30丸,米湯送下。
《丹溪心法附餘》卷十。
人參3兩,白茯神(去皮木)2兩,遠志(甘草水泡,去心)2兩,石菖蒲2兩,酸棗仁(炒)2兩,柏子仁(炒,去殼)2兩。
心氣不足,恍惚多忘,或勞心膽冷,夜臥不睡。
上為細末,煉蜜為丸,如梧桐子大,硃砂、乳香為衣。
每服50丸,臨臥棗湯送下。
《壽世保元》卷五。
當歸身(酒洗)2兩,川芎2兩,白芍藥2兩,生地黃(酒洗,切)2兩,人參6錢,石菖蒲2兩,遠志(甘草水泡,去骨,薑汁炒)3兩。
健忘。
上為細末,煉蜜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每服2錢,臨臥白湯送下。
《古今醫鑑》卷八引陳白野方。
遠志1兩,人參1兩,白茯3兩,菖蒲2兩,琥珀1兩,天花粉1兩,鬱金1兩,貝母、瓜蔞。
肥人痰迷心膈,尋常怔忡。
上為末,薑汁、竹瀝為丸,如綠豆大,硃砂為衣。
每服2錢。
《醫學六要》卷七。
大遠志(甘草湯泡,去骨)2兩,石菖蒲2兩,人參4兩,茯苓3兩,黃耆(蜜酒炙)4兩,肉桂1兩。
目能近視,不能遠視。
煉蜜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每服100丸,空心米湯、溫酒任下。
《張氏醫通》卷十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