硃砂煎

《聖惠》卷三十三: 硃砂煎

配方組成

硃砂1分(細研),馬牙消半兩(細研),黃連末半兩,杏仁1兩(湯浸去皮),青鹽1分。

功效主治

眼白睛腫起,赤澀疼痛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,以綿裹,用雪水3合,浸之一宿,更以綿濾過,於瓷盒中。

使用方法

每以銅箸取少許點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惠》卷三十三。

《秘傳眼科龍木論》卷三: 硃砂煎

配方組成

龍腦1分,乳香2分,硃砂半兩,細辛1兩,白芷1兩,黃連1兩,秦皮1兩。

功效主治

肝虛積熱外障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,以水浸一復時,去滓用汁,以蜜5兩煎之。

使用方法

點眼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秘傳眼科龍木論》卷三。

《永類鈐方》卷十一: 硃砂煎

配方組成

明硃砂(研細,水飛)、硼砂,蕤仁(去內外心殼膜油)、海螵蛸(去殼)、腦子。

功效主治

外障,頑翳,赤脈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極細末,入少麝香同研。

使用方法

乾點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永類鈐方》卷十一。

《聖惠》卷三十二: 硃砂煎

配方組成

硃砂1兩(細研),白蜜半斤,黃丹1兩。

功效主治

胎赤,兼生翳膜疼痛等。

炮製方法

上藥相和令勻,入有油瓷瓶內,用柳木楔子緊塞瓶口,又以生布一片,油單兩重,密裹瓶口,勿令透氣,便安瓶於大鼎內,座用一杖子橫著鼎口,以繩子系瓶口懸之,用水常令至瓶項,以文火煮,如鼎內水耗,旋旋添湯,勿入冷水,從寅時煮至酉時,住火候冷,取出,以新綿濾過,用白龍腦1錢研入,以一新瓷瓶盛之,常令封閉,候三日外用之。

使用方法

以銅箸頭粘藥如綠豆大點之,每1復時只得1度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惠》卷三十二。

《中醫眼科學講義》: 硃砂煎

配方組成

黃連5錢,黃柏5錢,秦皮5錢,細辛5錢,白芷5錢,乳香1錢,硃砂(飛過)1分,冰片1分,蜂蜜2兩。

功效主治

白膜侵睛。

炮製方法

先將前五味加水500ml煎,煎至250ml,過濾,然後加乳香、蜂蜜、硃砂,再加熱微煎,最後入冰片,略煎後過濾,淨得藥水250ml。

使用方法

每隔2小時,滴眼1次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中醫眼科學講義》。

《聖惠》卷三十三: 硃砂煎

配方組成

硃砂1分(細研),琥珀1分(細研),黃丹1錢,黃柏(生)1分,黃連末1分,蕤仁1分(湯浸,去赤皮,細研),馬牙消半兩(細研)。

功效主治

內障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;用白蜜3兩,並濾去滓,入諸藥更研令勻,入一竹筒盛內,重湯煮之半日,箸柳枝子,時時攪之,候色如紫,以綿再濾過。

使用方法

以銅箸取少許點之,日3-4次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惠》卷三十三。

《聖惠》卷三十二: 硃砂煎

配方組成

硃砂半兩,蕤仁3分(去皮,細研),胡粉(如棋子大)2枚,龍腦半錢(細研)。

功效主治

風毒攻衝,兩眼赤痛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,取真酥,調如膏令勻,用油帛裹,以銅盒子盛之,勿令洩氣。

使用方法

每用如黍米大點服,日2-3次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惠》卷三十二。

推薦方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