石膏1兩,寒水石1兩,腦半字,麝半字。
小兒夾驚傷寒,頭疼壯熱,涎潮,驚悸多哭,氣粗心煩;及治氣壅,膈節不通。
上為末。
燈心湯調下,量大小加減服之。
《普濟方》卷三六八。
風化石灰1兩(燒赤,細研為末),硃砂1錢(細研為末,水飛)。
蛔蟲心腹痛,發渴有時。
上藥都拌勻。
用飯飲1大盞,入艾3-5葉,煎2-3沸,量輕重調1字或半錢與服。宜少用,多則難吃。
《衛生總微》卷十三。
天南星2個(中心作窩,內入硃砂令滿,用淡水調中心,末塗縫上,握地作坑,按天南星在坑內,灰蓋定,以火燒,色變取出為末),全蠍半分(末),白附子(大者)1個,膩粉1錢。
小兒體熱夜啼,不乳食。
上為末。
每服1字,用薄荷金銀湯調下。
《幼幼新書》卷七引《嬰童寶鑑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