沉香3錢,檳榔3錢,紫蘇梗5錢,益智(去殼,炒)1兩,神曲5錢,麥芽5錢,白朮5錢,烏藥5錢,香附(炒)5錢,陳皮1兩,厚朴(姜炒)1兩,甘草(炙)3錢。
食積為寒所逆,停久而吐者,脈必遲。
上為末,水為丸。
每服2錢,砂仁湯送下。
《明醫指掌》卷五。
丁香1兩,青皮(去白)半兩,陳皮(去白)半兩,荊三稜(銼,炒)半兩,蓬莪術(銼,炒)半兩,縮砂仁半兩,桂(去粗皮)半兩,硇砂(飛,研)1錢,木香3錢,烏梅(和核令碎,去子)4兩,巴豆30個(去皮心,出油,別研)。
宿食不化,痰飲留滯,心腹脹滿,脅肋疰刺,胸膈痞滿,噎塞不通,嘔噦吞酸,噫氣寒熱。
上為細末,將巴豆、硇砂和令極勻,麵糊為丸,如綠豆大。
每服15-20丸,食後溫生薑湯送下。
《御藥院方》卷四。
半夏曲3錢,烏梅2錢(去核),代赭石3錢,杏仁1錢(去皮尖),丁香2錢,縮砂仁3錢,沉香1錢,檳榔2錢,木香1錢,陳皮5錢,白豆蔻半錢,白朮1錢,巴豆霜半錢(另研)。
中焦吐食,由食積與寒氣相假,故吐而痛。
上為細末,入巴豆霜令勻,醋糊為丸,如黍米大。
每服50丸,食後生薑湯送下,吐愈則止。小兒另丸。
《保命集》卷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