桃仁(湯浸,去皮尖雙仁,麩炒黃)10枚,乾薑(炮)半兩,芍藥半兩,當歸(微炒)半兩,芒消半兩,吳茱萸(湯浸7遍,焙乾,微炒)半兩,大黃(銼,炒)1兩半,甘草(炙)1分,桂(去粗皮)1兩。
婦人月水不利,臍腹撮痛。
上為粗末。
每服3錢匕,水1盞,煎7分,去滓服。血快即止。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五一。
當歸尾、赤芍、生地黃、香附(童便制)、牡丹皮、紅花、玄胡索、桃仁(另搗如泥,沖服)。
經來腰腹痛,而氣滯血實者。
水煎,臨服時入桃仁泥,空心服。
《竹林女科》卷一。
桃仁5兩,吳茱萸2升,黃耆3兩,當歸3兩,芍藥3兩,生薑8兩,醍醐(百鍊酥)8兩,柴胡8兩。
產後往來寒熱,惡露不盡。妊娠墮胎後,血不出腹痛。
上(口父)咀。以酒1鬥,水2升,合煮取3升,去滓,適寒溫,先食服1升,日3次。
《千金》卷三。
桃仁2錢,大黃(炒)2錢,牡丹皮2錢,芒消2錢,犀角(鎊)2錢,冬瓜仁(研)2錢。
腸癰,腹中痛,煩躁不安,壅痛,大便秘澀,亦有繞臍生瘡者,但用此藥無妨。
水煎,入犀角末服。
《保嬰撮要》卷十四。
桃仁(炒,研)10粒,當歸3錢,牛膝2錢,澤蘭3錢,蘇木1錢。
產後腰痛。
水煎,熱酒衝,空心服。
《醫學心悟》卷五。
茴香1兩,紫蘇1兩,檳榔1兩,木通3錢,當歸3錢,人參3錢,巴戟(去心)3錢,赤茯苓3錢,桃仁(炒,去皮)半兩。
小兒氣淋,水道不通,餘瀝疼痛。
上(口父)咀。每服1錢,水半盞,煎3分,去滓,食前服。
《普濟方》卷三八八。
大桃仁(炒,去皮尖)、茱萸、桂枝、蒺藜、青皮、白茯苓、檳榔、木香、海藻、三稜、莪術。
(疒頹)疝。
《脈因證治》卷下。
木饅頭(切碎,用蔥炒)、桃仁(鹽炒)各等分。
小兒吊疝。
上為細末。
每服2錢,溫酒下。
《朱氏集驗方》卷十一。
桃仁2錢(炒),杏仁2錢(炒),當歸2錢,貝母2錢,茯苓2錢,乾薑5分,人參5分。
產後血下少,瘀血入肺,窒礙氣道所致的氣喘。
若咳逆不止欲死者,以肉桂5錢,薑汁3合同熬,稍服半合許,以手摩肺俞令熱,以餘汁塗之,時摩時塗,汁盡即愈。
《產孕集》卷下引《婦人良方》。
桃仁(湯浸,去皮尖並雙仁者,麩炒黃)1兩,鱉甲(酥炙微黃)1兩,桂心半兩,黃芩半兩,赤茯苓半兩,川升麻半兩。
瘧疾。
上為粗散。
每服1錢,水1小盞,煎至5分,去滓溫服。
《幼幼新書》卷十七引張渙方。
蘇木半兩,地黃半兩,桃仁(去皮尖,炒)半兩,虻蟲(去頭足翅,炒)30枚,水蛭(炒)30枚。
惡露頓絕,或漸少,腰重痛,下注兩股,刺痛如錐刀刺,留血於經絡,不即通之,大有痛處,必作癰腫。
上為散。
每服5錢,水2盞,煎至1盞,去滓溫服。惡露行即住服。
《全生指迷方》卷四。
桃仁(湯浸,去皮尖雙仁,炒黃)15枚,乾薑(炮裂)1兩,木香(炮)1兩,芍藥1兩,吳茱萸(微炒)1兩,當歸(微炙)1兩,甘草(炙)半兩,桂(去粗皮)1兩半,大黃(銼碎,炒熟)2兩。
月水不利,或將下,少腹痛。
上為粗末。
每服3錢匕,水1盞。煎至7分,去滓,加芒消少許,更煎1-2沸,溫服。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五一。
桃仁(湯浸,去皮尖雙仁,麩炒)2兩,白朮1兩,芎藭3分,附子(炮裂,去皮臍)3分,蓽澄茄半兩。
腎勞虛損,心腹脹滿,骨節煩疼。
上銼,如麻豆大。
每服2錢匕,水1盞,加生薑3片,鹽少許同煎,取7分,去滓,食前稍熱服,日3次。
《聖濟總錄》卷八十六。
桃仁(去皮尖雙仁,炒)1兩,槐子1兩,艾1兩。
傷寒狐惑(匿蟲)病。
上(口父)咀,如麻豆大。
每服5錢匕,水1盞半,加大棗3枚(擘破),煎至8分,去滓溫服。
《聖濟總錄》卷二十九。
桃仁(湯浸,去皮尖雙仁,炒令黃)1分,陳曲(炒)1分,大麥糵(炒)1分,桑耳1分,白朮1分,桂(去粗皮)1分。
傷寒後心腹脹痛。
上為粗末。
每服3錢匕;水1盞,煎至半盞,去滓,食前溫服。
《聖濟總錄》卷二十六。
桃仁20枚(湯浸,去皮尖,生研用)。
小兒屍疰,勞瘦,或時寒熱。
上以水1中盞,煎至5分,去滓,量兒大小,分減與服。當吐為效。如不吐,即非是疰也。
方出《聖惠》卷八十八,名見《聖濟總錄》卷一七七。
桃仁20個(去皮尖)。
小兒暴不得小便。
以酒1升,煮3沸,去滓,量兒與之。
《幼幼新書》卷三十引《嬰孺方》。
桃仁50枚,大黃4兩,芒消3兩,桂心2兩,當歸2兩,甘草2兩,虻蟲20枚,水蛭20枚。
墮落瘀血。婦人因冷血瘀不通,結積臍腹,發為氣痛,經水痞澀,面黃體瘦。
上(口父)咀。以水8升,煮取3升,絞去滓,適寒溫服1升,日3次。
《千金》卷二十五。
桃仁14枚,大黃1兩,消石1兩,甘草1兩,蒲黃1兩半,大棗20枚。
從高墮下,落大木車馬間,胸腹中有血,不得氣息。
上(口父)咀。以水3升,煮取1升,絞去滓,適寒溫,盡服之。當下。下不止,漬麻汁1杯飲之即止。
《千金》卷二十五。
荊芥半分,(庶蟲)蟲30枚,大黃3兩,芎藭3兩,蒲黃5兩,當歸2兩,桂心2兩,甘草2兩,桃仁30枚。
腹中瘀血,痛在腹中不出,滿痛短氣,大小便不通。
上(口父)咀。以水1鬥,煮取3升,分3服。
方出《千金》卷二十五,名見《張氏醫通》卷十四。
桃仁50枚,澤蘭2兩,甘草2兩,芎藭2兩,人參2兩,牛膝3兩,桂心3兩,牡丹皮3兩,當歸3兩,芍藥4兩,生薑4兩,半夏4兩,地黃8兩,蒲黃7合。
產後及墮身月水不調,或淋瀝不斷,斷後復來,狀如瀉水,四體噓吸不能食,腹中堅痛不可行動,月水或前或後,或經月不來,舉體沉重,惟欲眠臥,多思酸物。
上(口父)咀。以水2鬥,煮取6升半,分6服。
《千金》卷四。
桃仁3兩,樸消3兩,牡丹皮3兩,射干3兩,土瓜根3兩,黃芩3兩,芍藥4兩,大黃4兩,柴胡4兩,牛膝2兩,桂心2兩,水蛭70枚,虻蟲70枚。
婦人月水不通。
上(口父)咀。以水9升,煮取2升半,去滓,分3服。
《千金》卷四。
桃仁(去皮尖)3兩,吳茱萸3兩,橘皮3兩,海藻3兩,生薑3兩,茯苓3兩,羌活3兩,蒺藜子(去角)3兩。
疝氣
上切。
忌酢物。
以水3大升,煮取9合,分為3服,空心服。
《外臺》卷七引《集驗方》。
桃仁、歸尾、赤芍、大黃、牙皂。
血疝,瓜形,藏小腹。
上為末。
每服2錢,蔥酒調下。
《醫學整合》卷三。
桃仁1升,當歸2兩,土瓜根2兩,大黃2兩,水蛭2兩,蛀蟲2兩,芒消2兩,牛膝3兩,麻子仁3兩,桂心3兩。
月經不通。
上(口父)咀。以水9升,煮取3升半,去滓,納消令烊,分為3服。
《千金》卷四。
桃仁3錢(研如泥),丹皮1錢,當歸1錢,赤芍1錢,阿膠2錢,滑石2錢。
疫邪干擾血分所致的溺血。
水煎服。
《瘟疫論》捲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