石韋(拭去毛,焙)1兩,京三稜(煨,銼)1兩,附子(炮裂,去皮臍)1兩,吳茱萸(水洗7遍,焙乾,炒)1兩,陳橘皮(湯浸,去白,焙)1兩,蜀椒(去閉口及目,炒出汗)1兩。
肝積氣。
上為末,煉蜜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每服20丸,空腹煎荊芥湯送下。
《聖濟總錄》卷七十一。
石韋1兩(颳去葉上毛,用葉),滑石半兩(不用青黑者),木通半兩,茅花(茅根可食者,用花)半兩,豬苓(去皮)半兩,黃芩2分,茯苓1兩。
小兒尿血。
上為細末,水煮薄荷米糊為丸,如綠豆大。
每服20丸,空心溫白湯送下;小便少者,加車前草湯送下。
《永樂大典》卷一○三三引《方便集》。
石韋2兩,蛇床子2兩,肉蓯蓉2兩,山茱萸2兩,細辛2兩,礜石2兩,遠志2兩,茯苓2兩,澤瀉2兩,柏子仁2兩,菖蒲2兩,杜仲2兩,桔梗2兩,天雄2兩,牛膝2兩,續斷2兩,薯蕷2兩,赤石脂3兩,防風3兩。
五勞七傷。五勞:一曰志勞,二曰思勞,三曰心勞,四曰憂勞,五曰疲勞。七傷:一曰陰衰,二曰精清,三曰精少,四曰陰消,五曰囊下溼,六曰腰脅苦痛,七曰膝厥痛,冷不欲行,骨熱,遠視淚出,口乾,腹中鳴,時有熱,小便淋瀝、莖中痛,或精自出。
上為末,棗膏或蜜和丸,如梧桐子大。
每服30丸,酒送下,日3次。20日百病除,久服良。
《千金》卷十九引高陽負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