防風7分,荊芥7分,蟬蛻12只(去頭足,如有閏13只),桔梗6分,小川芎7分,前胡1錢,幹葛8分,升麻5分,紫草茸5分(研末),木通7分,紫蘇5分,連翹5分(去心),牛蒡5分(揀淨,炒香,研碎),白芷7分,羌活5分,山楂肉8分,甘草2分(生,去皮)。
痘疹內毒本盛,外為風邪所束,鬱滯不得出,而驚搐狂躁者。
加生薑3片,水煎,熱服。
《痘疹傳心錄》卷十九。
川芎、前胡、牛蒡子(炒)、南山楂、木通、生甘草、羌活、蘇葉、升麻、葛根、桔梗、荊芥、防風。
痘發熱三朝,應見點而不見點,為表邪風寒外鬱不出。
加蕪荽為引,水煎服。
《金鑑》卷五十六。
防風4分,荊芥4分,桔梗4分,川芎4分,前胡7分,升麻5分,紫蘇5分,紫草5分,木通5分,牛蒡7分,連翹7分,蟲蛻4分,白芷4分。
痘為風邪所束,痘毒鬱而不宣,而發搐者,聲重鼻塞,或流清涕,脈浮而數。
《種痘新書》卷四。
紫蘇、葛根、防風、荊芥、白芷、蟬蛻、紫草、升麻、牛子、木通、甘草各等分。
痘初壯熱,頭疼,腰疼,腹疼作脹,一切熱毒甚者。感冒寒涼,發熱畏冷,頭痛體痛,泛惡乾嘔。
孕婦忌服。忌食魚。
加燈心7根、蔥白7根,水煎,熱服。
《赤水玄珠》卷二十八。
紫蘇、青皮、前胡、半夏(制)、雲茯苓、枳殼、橘紅、甘草、幹葛根、桔梗、炒牛蒡子、木香、羌活、麻仁。
痘疹初發熱,未見痘疑似之間。
《痘疹會通》卷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