石決明(刮洗)1兩,車前子1兩,細辛(去苗葉)1兩,人參1兩,白茯苓(去黑皮)1兩,柏子仁(炒,別搗)1兩,防風(去叉)1兩,山芋2兩,茺蔚子2兩。
雀目,晝視精明,暮夜昏暗。
上藥除柏子仁外,並銼細焙乾,為末,拌勻,煉蜜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每服20丸,食後溫水送下,臨臥再服。加至30丸。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一○。
石決明半兩(搗碎,細研,水飛過),決明子半兩,酸棗仁(微炒)半兩,葳蕤半兩,蕤仁(湯浸,去赤皮)半兩,胡黃連半兩,藍葉半兩,龍膽(去蘆頭)半兩,青葙子半兩。
眼障翳,經年不消,遠視不明。
上為末,用羊膽汁和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每服20丸,食後以清粥飲送下。
《聖惠》卷三十三。
石決明1兩(搗,細研,水飛過),茺蔚子2兩,防風1兩(去蘆頭),車前子1兩,細辛1兩,桔梗2兩(去蘆頭),人參1兩(去蘆頭),白茯苓1兩,薯蕷1兩。
眼烏風內障。
上為末,煉蜜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每服20丸,空心及晚食前以鹽湯送下。
《聖惠》卷三十三。
石決明半兩,谷精草半兩,白朮半兩,川芎半兩,羌活半兩,防風半兩,甘草半兩,楮子半兩,蟬殼半兩,草決明半兩,蕤仁半兩,木賊3分,青橘皮3分,蛇皮1錢,細辛1分。
肝經風毒上攻,眼生翳膜,隱澀羞明,頭目昏重。
上為細末,煉蜜為丸,如櫻桃大。
每服1丸,食後、臨臥茶清嚼下,日3次。
《雞峰》卷二十一。
石決明1兩(搗,細研,水飛過),黃連3分(去須),玄參3分,地骨皮3分,防風3分(去蘆頭),梔子仁3分,子芩3分,獨活3分,茯神3分,甘菊花3分,車前子3分,青葙子3分,枳殼3分(麩炒微黃,去瓤),秦艽3分(去苗),五加皮3分,決明子3分(微炒),葳蕤3分,沙參3分(去蘆頭),蕤仁3分(湯浸,去赤皮),川大黃3分(銼碎,微炒),茺蔚子3分。
肝臟熱極,目赤澀痛,淚不止,風溼癢,心膈壅滯,頭目常疼。
上為末,煉蜜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每服20丸,以薄荷湯送下,不拘時候。
《聖惠》卷三十二。
石決明2兩,車前子2兩,防風2兩,知母(焙)2兩,茺蔚子1兩,細辛(去苗葉)1兩,五味子1兩,黃芩(去黑心)1兩,人參1兩,白茯苓(去黑皮)1兩,大黃(銼,炒)1兩。
內障滑翳。
上為末,煉蜜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眼針後,每服15丸,食前茶湯送下。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一二。
石決明1兩,桂心半兩,槐子1兩,熟乾地黃1兩,陽起石1兩(酒煮半日,細研,水飛過),磁石2兩半(燒,醋淬7遍,細研,水飛過),菟絲子1兩(酒浸3日,曬乾,別搗為末),肉蓯蓉1兩(酒浸1宿,颳去皺皮,炙令幹)。
眼昏暗,漸成內障。
上為末,入研了藥令勻,煉蜜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每服20丸,食前以鹽湯送下。漸加至30丸。
《聖惠》卷三十三。
石決明1兩(搗碎,細研,水飛過),黃連3分(去須),秦皮3分,細辛半兩,菥蓂子1兩,蕤仁3分(湯浸,去赤皮),車前子3分,甘草(炙微赤,銼)半兩,羚羊角屑3分。
視物漠漠,似隔絹看物。
上為末,煉蜜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每服20丸,食後以溫水送下。
《聖惠》卷三十三。
石決明1兩,菟絲子(酒浸1宿,別搗末)1兩,五味子1兩,熟乾地黃(焙)1兩半,細辛(去苗葉)1兩半,知母(焙)1兩半,山芋1兩半。
肝虛血弱,目久昏暗。
上為末,煉蜜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每服30丸,空心米飲送下。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○二。
石決明1兩,黃連(去須)半兩,車前子半兩,細辛(去苗葉)半兩,梔子仁半兩,大黃(銼,炒)半兩,子芩半兩,菊花1兩半。
肝實,眼目生淫膚息肉,腫痛。
上為末,煉蜜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每服30丸,食後淡漿水送下,臨臥再服。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○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