石斛浸酒

《聖濟總錄》卷八十五: 石斛浸酒

配方組成

石斛(去根)5兩,牛膝(酒浸,切,焙)1兩,杜仲(去粗皮,炙)半斤,丹參6兩,熟乾地黃(焙)10兩,桂(去粗皮)4兩。

功效主治

風溼寒冷傷著,腰腳冷痺,(疒帬)麻不仁。

炮製方法

上銼細,用酒1鬥,瓷瓶內浸,密封,以重湯煮2-3時辰,取出候冷開封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1盞,不拘時候溫服,常令如醉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濟總錄》卷八十五。

《聖惠》卷四十五: 石斛浸酒

配方組成

石斛2兩半(去根),丹參2兩半,側子2兩(炮裂,去皮臍),桂心1兩半,芎藭1兩半,乾薑1兩(炮裂),五加皮2兩半,獨活1兩半,牛膝2兩(去苗),杜仲1兩(削去皺皮,微炙令黃),秦艽2兩(去苗),薏苡仁5合,山茱萸2兩,陳橘皮1兩(湯浸,去白瓤,焙),黃耆1兩半,白前1兩半,茵芋2兩半,當歸1兩半,鍾乳粉4兩,川椒1兩半(去目及閉口者,微炒去汗)。

功效主治

腳氣痺攣,及風虛腫滿,不能行立。

炮製方法

上銼細,以生絹袋盛,用清酒3鬥,於瓷瓶中漬3宿。

使用方法

每於食前暖1小盞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惠》卷四十五。

《聖惠》卷二十五: 石斛浸酒

配方組成

石斛半兩(去根),牛膝半兩(去苗),五加皮2兩,羌活2兩,防風2兩(去蘆頭),附子3兩(炮裂,去皮臍),天麻3兩,海桐皮2兩,木香2兩,桂心2兩,虎脛骨5兩(塗酥炙令微黃),芎藭2兩,甘菊花2兩,川椒2兩(去目及閉口者)。

功效主治

風冷氣攻腰腳,行立無力。

炮製方法

上銼細,以生絹袋盛,用好酒3鬥,以瓷甕子盛,密封。頭浸經7日後開取。

使用方法

每次溫飲1小盞,日3次。每取卻1盞,即添1盞,直候藥味稍薄,即更換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惠》卷二十五。

《聖惠》卷七十八: 石斛浸酒

配方組成

石斛2兩(去根),附子(炮裂,去皮臍)1兩,牛膝(去苗)1兩,茵芋1兩,桂心1兩,芎藭1兩,羌活1兩,當歸1兩(銼,微炒)1兩,熟乾地黃1兩。

功效主治

產後中風,四肢緩弱,舉體不仁。

炮製方法

上銼細,用生絹袋盛,以清酒1鬥。浸3日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1小盞,不拘時候暖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惠》卷七十八。

方出《聖惠》卷九十五,名見《普濟方》卷一五五: 石斛浸酒

配方組成

石斛10兩(去根),牛膝半斤(去苗),杜仲4兩(削去粗皮),丹參4兩,生地黃(切)1升(曬令水氣幹)。

功效主治

風痺腳弱,腰骻冷疼。

炮製方法

上銼細,以生絹袋盛,用清酒5鬥,於甕子中密封,浸7日開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1中盞,日2-3次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方出《聖惠》卷九十五,名見《普濟方》卷一五五。

《聖惠》卷二十三: 石斛浸酒

配方組成

石斛1兩(去根),天麻1兩,芎藭1兩,仙靈脾1兩,五加皮1兩,牛膝1兩(去苗),萆薢1兩,桂心1兩半,當歸1兩,鼠粘子1兩,杜仲1兩(去粗皮),附子1兩半(炮裂,去皮臍),虎脛骨2兩(塗酥炙令黃),烏蛇肉1兩(微炒),茵芋1兩,狗脊1兩,丹參1兩,川椒1兩半(去目及閉口者,微炒去汗)。

功效主治

中風,手足不遂,骨節疼痛,肌肉頑麻。

炮製方法

上銼細,以生絹袋盛,用好酒2鬥,於瓷甕中浸,密封。經7日後,每日旋取1小盞,不拘時候溫飲之,常令酒氣相續。

使用方法

其酒取1盞,入1盞,以藥味薄即止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惠》卷二十三。

推薦方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