蕓薹散

《普濟方》卷一五五: 蕓薹散

配方組成

甘遂(炒黃色)半兩,木鱉子(去殼)半兩,蕓薹子(炒)半兩。

功效主治

風溼毒氣攻注腰腳及遍身疼痛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末。

注意事項

忌甘草1日,虛人、老人不宜服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2錢,熱酒調下,不拘時候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普濟方》卷一五五。

《醫方類聚》卷二一八引《經驗良方》: 蕓薹散

配方組成

蕓薹子半兩,紅花半兩,五靈脂半兩,延胡索半兩,三稜1兩,莪術1兩。

功效主治

婦人血氣疼痛不可忍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2錢,熱酒調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醫方類聚》卷二一八引《經驗良方》。

《聖惠》卷六十一: 蕓薹散

配方組成

蕓薹1兩,黃耆1兩(銼),川大黃1兩(生用),羊桃根3分(銼),硝石3分,半夏3分,白蘞1分,莽草3分,丁香半兩,木香半兩,沒藥半兩,白芷半兩,赤芍藥半兩。

功效主治

癰腫,一切風毒熱腫,發背、乳癰等疾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散。

使用方法

有患處,以醋旋調,稀稠得所,塗故布,或疏絹上,1日3貼之。以腫退為度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惠》卷六十一。

《婦人良方》卷二十引《楊氏產乳》: 蕓薹散

配方組成

蕓薹子(隔紙炒)、當歸、桂心、赤芍藥各等分。

功效主治

產後惡露不下,血結不散,衝心刺痛,併產後心腹諸疾。婦人產後血暈及九竅內出血,煩渴不止,欲死者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末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2平錢;溫酒調下。趕下惡物,產後3日不可無此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婦人良方》卷二十引《楊氏產乳》。

《幼幼新書》卷十引《茅先生方》: 蕓薹散

配方組成

蕓薹子(炒)1兩,蓬莪術(炮)1兩,茴香(炒)1兩,青橘皮(去白)1兩,甘草(炙)1兩,木香1分。

功效主治

小兒腹結癖,成塊來去,或卵大,常叫疼,臍下痛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半錢至1錢,鹽、熱酒調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幼幼新書》卷十引《茅先生方》。

《衛生寶鑑》卷十八: 蕓薹散

配方組成

官桂、沒藥、蕓薹子、良姜各等分。

功效主治

婦人、室女血氣刺痛,不可忍者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2錢,乳香酒調下,熱服,不拘時候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衛生寶鑑》卷十八。

《得效》卷十四: 蕓薹散

配方組成

蕓薹子、生地黃各等分。

功效主治

產後血氣衝心,不記人事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。

使用方法

加生薑7片,酒、水各半盞,童便少許,煎5分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得效》卷十四。

《本事》卷六: 蕓薹散

配方組成

荊芥2兩,藕節2兩(陰乾),淨蕓薹子1兩,川芒消1兩,馬齒莧(陰乾)1兩。

功效主治

從高墜下墜損,惡血在骨節間疼痛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末。

使用方法

用蘇枋木半兩,酒1大盞,煎至7分,調下2錢服,不拘時候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本事》卷六。

推薦方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