松脂5兩(桑柴灰汁1鬥,煮至3升巳來,傾入冷水內放凝;別用漿水1鬥,再煮至3升巳來,又傾入冷水內放凝,又用清水1鬥,煮至5升巳來,又傾入冷水內放凝,取出,幹即同入藥用),虎脛骨3兩(塗酥,炙令黃),天雄3兩(炮裂,去皮臍),牛膝3兩(去苗),酸棗仁2兩(微炒),薏苡仁3兩,羌活3兩,白附子2兩(炮裂),桂心1兩,當歸1兩(銼,微炒),沒藥2兩,麝香1分(細研)。
歷節風,筋骨肢節疼痛久不愈。
上為細散,研令勻。
每服2錢,食前以溫酒調下。
《聖惠》卷二十三。
松脂1兩,顆鹽1兩,皂莢1條(不蚛者,去皮子,炙令黃色)。
齒疼及風痛。
上為散。
每用3錢,以水1大盞,煎5-7沸,去滓,熱含冷吐。
《聖惠》卷三十四。
松脂30斤。
一切風,及大風、腳弱風痺。
以棕皮袋盛,系頭,鐺底布竹木,置袋於上,以石三五顆壓之,下水於鐺中令滿,煮之,膏浮出得盡以後量,更20沸,接置於冷水中,易袋洗鐺,更煮,如此9遍藥成,為粗散。
除忌大麻子以外,無所禁。
每服方寸匕,1日2次,初和藥以冷酒,藥入腹後飲熱酒。行藥以知為度,如覺熱即減;不減,令人大小便秘澀。若澀,宜食蔥羹,仍自不通,宜服生地黃汁,令取洩痢。服松脂30日後,即覺有驗,兩腳如似水流下是效。如恐秘澀,和1斤松脂、茯苓與大棗,慄許大酥,即不澀。服經100日後,腳氣當愈。
方出《千金》卷七,名見《外臺》卷十九。
松脂半兩,大黃1分,白蘞1分,赤小豆1分,胡粉1分。
唇生腫核。
上為極細末。
以雞子清調塗唇上。
《醫統》卷六十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