豬肝1具(不用鐵器,竹刀劈破,米泔水洗淨),蒼朮5錢(米泔浸1日夜,切,曬,為末),白朮3錢(為末),牡蠣(火煅)2錢。
小兒癖積。
3味一處,合黃蠟5錢化開,入藥末在豬肝內,攪勻,傾在青布內包住,兩腳踏在地下,冷定,取出為末。
每用3錢,入豬肝內,新布包,砂鍋中米泔水煮食之。1方用蒼朮、白朮、梔子、黃連、水紅花子各等分,為末,入豬肝,如上法煮食。
《便覽》卷三。
豬肝1斤(炙令黃燥),黃連2兩,阿膠(炙)2兩,芎藭2兩,烏梅肉5兩(熬),艾葉1兩(熬)。
大腸寒,洞瀉,肛門凸出。
上藥治下篩。
每服方寸匕,平旦空腹溫酒送下,1日2次。若不能酒,白飲服亦得。
《外臺》卷二十六引《刪繁方》。
生豬肝1具(細切)。
腳氣,腫從腳始,轉上入腹者。
上用大蒜、齏食令盡;大肝不盡,分膾2服,即消。
《醫心方》卷八引徐思恭方。
菊花1兩,楮桃1兩,夏枯草1兩,蒼朮2兩,木賊(去節)2兩,防風2兩,赤芍藥2兩,石決明2兩,草決明2兩,當歸3錢,黑豆1合,生地黃3兩。
一切眼疾。
上為末,用雄豬肝不拘多少,竹刀切片,入藥末,線縛豬肝,米泔水蒸。
忌毒物。
空心細嚼,或麥門冬湯漱下。
《普濟方》卷八十五引《海上方》。
橡子、黃連、白朮、蒼朮、黃芩、梔子、菊花各等分。
癖病傷眼。
上為末。
入豬肝內,新布包,砂鍋中米泔水煮食之。
《便覽》卷三。
雄豬肝(不見水者)4兩(用刀批開),新荷葉(曬乾為末)2錢。
小兒疳積體弱,不經下者。
將新荷末摻入肝內,重湯煮熟,以肝與兒食,空心服之。至巳午時取下惡物,從大便而出。下後再以參苓白朮散之類調理。
《赤水玄珠》卷二十六。
蛤粉、黃丹、夜明砂各等分。
雀目。
上為末。
豬肝切開,入藥末,用線扎,米泔水煮熟,不拘時候嚼服,原汁送下。
《準繩·類方》卷七。
谷精草(曬燥,研細)4分,石燕(煅,醋淬,研)6分,紫口蛤蜊(煅,研)1錢。
疳積,眼合不開,翳障遮睛。
用不見水雄豬肝,竹刀剖開,將藥入內,線扎煮之,去藥,食肝。
《馮氏錦囊·雜症》卷六。
石決明、夜明砂(水淘去土)、白蒺藜、川木賊、白菊(去梗蒂)、蟬脫(去足翅)、谷精珠各等分。
目內起白翳。
用豬肝2兩,切薄片入藥,滾水衝,蓋定,甑內蒸,取出。先燻後吃,並肝與藥汁吃之。滓入罐內再煮。
《瘋門全書》。
石決明2錢,夜明砂2錢,豬肝2兩。
目內起白翳。
上藥都拌勻,以竹刀切肝作2片,或3-4片,但令相連勿斷;以藥末敷於肝內,以線紮緊,勿令洩出口,取米泔水1碗入破罐內,併入豬肝同煮。
臥時連肝服之。
《瘋門全書》。
夜明砂(末)2錢匕。
內外障翳眼。
用豬肝2兩批開,夜明砂末摻在肝內,麻繩縛定,用水1盞煮令肝轉白色,取出。爛嚼,食後煮肝湯送下。
《醫部全錄》卷一四五。
犍豬肝尖7個,蒼朮3錢。
雀目。
上用米泔水浸,清晨至晚,入罐內煮至水乾為度,露1宿。
空心服,3-4次即愈。
《瘍醫大全》卷十一。
雄豬肝1片(重5錢),谷精草1錢,白殭蠶7條(酒炒)。
小兒一切疳痞,病後失調,四肢無力,精神倦怠,骨瘦如柴;及痞眼羞明,雀朦怕亮,痘後目病,翳膜遮睛。
上藥共入砂罐內,加井水2鍾,煨取1鍾,去滓,吃湯並肝,每日1次。用20-30服之後,方可得愈。
《幼科直言》卷四。
谷精草3錢,大黑豆5錢,蛤蜊殼1兩(擂碎)。
小兒痘後翳膜遮睛。
用雄豬肝1斤(重1兩),以竹刀劃破,同藥入砂罐內,井水煮熟。令兒食肝,或飲湯少許。藥滓勿用,以愈為度。
《幼科直言》卷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