牡丹皮湯

《玉案》卷六: 牡丹皮湯

配方組成

人參1錢,丹皮1錢,白芍1錢,赤茯苓1錢,黃耆1錢,桃仁(去皮尖)1錢,薏苡仁1錢,白芷1錢,當歸1錢,川芎1錢,廣木香5分,甘草5分,官桂5分。

功效主治

腸癰,腹濡而痛,以手按之則止,或時時下膿。

使用方法

水煎,食前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玉案》卷六。
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五○: 牡丹皮湯

配方組成

牡丹皮1兩,桂(去粗皮)1兩,芎1兩,延胡索1兩,白朮1兩,芍藥1兩,甘草(炙,銼)1兩,京三稜(煨,銼)1兩,羌活(去蘆頭)1兩,當歸(切,焙)1兩,枳殼(去瓤,麩炒)1兩,訶黎勒(炮,去核)1兩,乾薑(炮)半兩,木香半兩,陳橘皮(去白,焙)1兩半,半夏(生薑汁製作餅,曬乾)半兩。

功效主治

婦人血風虛勞,身體骨節疼痛,手足煩熱,筋脈拘急,胸膈不利,大腸結燥,血積氣痛,月水不調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粗末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3錢匕,水1盞,生薑3片,大棗1個(擘破),煎至7分,去滓溫服,不拘時候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五○。

《聖濟總錄》(人衛本)卷一五○: 牡丹皮湯

配方組成

牡丹皮2兩,芍藥(銼)2兩,牛膝(酒浸,切,焙)2兩,生乾地黃(焙)2兩,柴胡(去苗)2兩,附子(炮襲,去皮臍)1兩,當歸(切,焙)1兩,芎(銼)1兩,細辛(去苗葉)1兩,乾薑(炮)1兩,白芷1兩,吳茱萸(湯洗,焙乾炒)1兩,人參1兩,陳橘皮(去白,焙)1兩,虎杖1兩,延胡索1兩,山茱萸1兩。

功效主治

婦人血風勞氣,頭目昏眩,胸背拘急,心煩體熱,血脈不利,肌肉枯悴。

炮製方法

上銼,如麻豆大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5錢匕,水1盞,童便半盞,同煎至1盞,去滓溫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濟總錄》(人衛本)卷一五○。

《回春》卷六: 牡丹皮湯

配方組成

牡丹皮1錢半,當歸1錢半,川芎8分,白芍1錢,生地黃1錢,陳皮1錢,白朮1錢,香附1錢,柴胡1錢,黃芩1錢,甘草4分。

功效主治

室女經閉,咳嗽發熱。

炮製方法

上銼1劑。

使用方法

水煎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回春》卷六。

《醫醇剩義》卷一: 牡丹皮湯

配方組成

丹皮2錢,赤芍1錢,木通1錢,萆薢2錢,花粉2錢,瞿麥2錢,澤瀉1錢5分,車前2錢,甘草4分。

功效主治

溼熱內蘊,移於下焦,小溲混濁作痛。

使用方法

苡仁2兩,煎湯代水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醫醇剩義》卷一。

《千金》卷四: 牡丹皮湯

配方組成

牡丹皮3兩,乾地黃3兩,斛脈3兩,禹餘糧2兩,艾葉2兩,龍骨2兩,柏葉2兩,厚朴2兩,白芷2兩,伏龍肝2兩,青竹茹2兩,芎2兩,地榆2兩,阿膠1兩,芍藥4兩。

功效主治

婦人血傷不止,兼五色帶下。

使用方法

上(口父)咀,以水1鬥5升,煮取5升,分5服,相去如人行10裡久再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千金》卷四。
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五一: 牡丹皮湯

配方組成

牡丹皮1兩半,白芷1兩半,桑耳1兩半,訶黎勒皮(煨)1兩半,代赭石(碎)1兩半,龍骨(去土)1兩半,當歸(切,焙)1兩半,黃連(去須)1兩1分,黃耆(炙,銼)1兩1分,地榆1兩1分,鹿茸(去毛,酥炙)1兩1分,蒼朮(米泔浸,切,焙)1兩,附子(炮裂,去面板)1兩,杏仁15個(去皮尖雙仁,炒令黃),肉豆蔻(去皮)2個,黃芩(去黑心)半兩。

功效主治

婦人經水不調,腰背疼痛,食物不得。

炮製方法

上(口父)咀,如麻豆大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5錢匕,以水1盞半,加生薑5片,煎取8分,去滓溫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五一。

推薦方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