珍珠丸

內蒙古自治區蒙藥製藥廠: 珍珠丸

配方組成

麝香、牛黃、犀角(廣)、珍珠、藏紅花、紫檀香、白檀香、海金砂、白雲香、沉香、石膏、丁香、訶子、梔子、川楝子、方海、肉桂、草果仁、黑苣勝、白苣勝。

功效主治

白脈病,半身不遂,風溼,類風溼,肌筋萎縮,神經麻痺,腎損脈傷,瘟疫熱病,瘰癧瘡瘍,久熱不愈。

炮製方法

上藥除牛黃、犀(廣)角、麝香、珍珠、藏紅花5味各另研細粉外,其餘訶子等24味分別挑選潔淨,按處方要求炮製後,共研成細粉,與上述牛黃等5味細粉兌勻,加牛奶等輔料,涼開水泛丸,硃砂為衣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2.5-3.5g,每日1-2次,溫開水送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內蒙古自治區蒙藥製藥廠。

《嬰童百問》卷二: 珍珠丸

配方組成

白附子1錢,滑石1錢,輕粉1錢,巴豆15粒(去油),全蠍半錢。

功效主治

小兒急驚風,涎潮壯熱,痰氣上壅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,糊丸如小豆大。

使用方法

3歲每服1丸、2丸,蔥湯送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嬰童百問》卷二。

《御藥院方》卷十一: 珍珠丸

配方組成

珍珠末1錢,硃砂1錢,雄黃1錢,輕粉1錢,蠍梢1錢。

功效主治

驚風發搐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末,粳米飯和為丸,如粟米大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20丸,薄荷湯送下,不拘時候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御藥院方》卷十一。

《醫方類聚》卷二四四引《醫林方》: 珍珠丸

配方組成

半夏、白麵各等分。

功效主治

小兒嘔吐不止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,生薑自然汁為丸,如綠豆大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30丸,水煮熟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醫方類聚》卷二四四引《醫林方》。

《醫方類聚》卷二五二引《醫林方》: 珍珠丸

配方組成

枯白礬、寒水石(燒過成粉)各等分。

功效主治

小兒瀉後脾虛,吐食不止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末,水打麵糊為丸,如黃米大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20丸,毛香湯溫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醫方類聚》卷二五二引《醫林方》。

《幼幼新書》卷十引《吉氏家傳》: 珍珠丸

配方組成

北寒水石(硬尖者)。

功效主治

驚風。

炮製方法

細研如粉,以雪水浸3宿,又研,以水澄下腳為度,再研取5錢,為細末,傾出紙上,攤1宿,收入瓷合內。

注意事項

大熱方可服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1字,以雞子清為丸,仍以雞子清磨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幼幼新書》卷十引《吉氏家傳》。

《丹溪心法附餘》卷二十二引《全嬰方》: 珍珠丸

配方組成

白附子1錢(泡),滑石1錢,巴豆15粒(去油),輕粉1錢,天南星1錢(制,一方有蠍尾半錢)。

功效主治

小兒急驚風發搐,涎潮壯熱及痰嗽壅塞,肚腹脹硬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未,麵糊為丸,如綠豆大。

使用方法

3歲每服1-2丸,蔥白湯送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丹溪心法附餘》卷二十二引《全嬰方》。

《宣明論》卷十四: 珍珠丸

配方組成

巴豆霜2錢,膩粉2錢,滑石2錢,天南星1錢半,蠍梢24個,續隨子24個(去皮),粉霜1錢半。

功效主治

小兒虛中積熱,驚癇等疾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極細末,以糯米粥為丸,如黃米大。

使用方法

小兒1歲以下,每服1至3丸,15歲每服5-10丸,點茶湯送下;荊芥湯亦得。量虛實加減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宣明論》卷十四。

《普濟方》卷一八○引《鄭氏家傳渴濁方》: 珍珠丸

配方組成

生珍珠1兩,麝香2兩,龍腦2兩,人參2兩,天花粉2兩,幹葛2兩,白茯苓2兩,甘草2兩,紫草2兩,硃砂半兩,黃連半兩。

功效主治

消渴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未,酒糊為丸,如雞頭子大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用麥門冬湯,細嚼嚥下,含化為妙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普濟方》卷一八○引《鄭氏家傳渴濁方》。

《萬氏家抄方》卷五: 珍珠丸

配方組成

天花粉3錢,殭蠶(炒去絲)2錢,珍珠(豆腐內煮半日)3錢,人參3錢,膽星4錢,雄黃2錢,辰砂5錢(水飛1半為衣),琥珀2錢,礞石(煅)3錢,犀角3錢,麝香5分,牛黃7分,甘草1錢,冰片2分。

功效主治

小兒急慢驚風,痰涎壅盛,癲狂譫妄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末,竹瀝為丸,如芡實大,硃砂為衣。

使用方法

薄荷湯送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萬氏家抄方》卷五。

《雜病源流犀燭》卷六: 珍珠丸

配方組成

珍珠3錢,麝香3錢,熟地1兩半,當歸1兩半,棗仁1兩,人參1兩,柏子仁1兩,犀角5錢,茯神5錢,沉香5錢,冰片1錢,虎睛1對。

功效主治

肝虛不寐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末,煉蜜為丸,硃砂、金箔為衣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50丸,日午、夜臥各用薄荷湯送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雜病源流犀燭》卷六。

《中藥成方配本》(蘇州): 珍珠丸

配方組成

珠粉1錢,西牛黃5分,天竺黃5分,制南星5錢,琥珀3錢,胡黃連2錢,廣木香3錢,雷丸3錢,檳榔5錢,炙雞內金1兩,銀柴胡3錢,飛硃砂3錢。

功效主治

小兒痰多。

炮製方法

上藥除硃砂外,各取淨末和勻,用米湯泛丸,如芥子大,將硃砂為衣,約成丸4兩。

使用方法

每日3次,每次5厘,食前開水化服。乳兒酌減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中藥成方配本》(蘇州)。

《江蘇省中藥成藥標準暫行規定彙編》第一冊: 珍珠丸

配方組成

雞內金5錢,輕粉8分,巴豆霜8分,六神曲9兩,枳實(炒)3錢,珍珠1錢,牛黃8分,黃連2錢,陳膽星3錢,天竺黃3錢,川貝母3錢,半夏(制)3錢,桔梗3錢,殭蠶3錢,全蠍3錢,雄黃3錢,玄參3錢,夏枯草5錢。

功效主治

由熱結痰多引起的咳嗽喘急,腹部膨脹,疳積,蟲積,及驚風抽搐。

炮製方法

珍珠、牛黃、輕粉另研極細,餘藥共軋為細粉,混合再研,過羅,用冷開水泛為小丸,另取硃砂細粉1兩6錢為衣。

注意事項

忌食生冷及不易消化之物。

使用方法

1歲每服2粒,每增1歲增加1粒,10歲以上者10粒為度,日服2次,溫開水送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江蘇省中藥成藥標準暫行規定彙編》第一冊。

《幼幼新書》卷十引鄭愈方: 珍珠丸

配方組成

腦1分,麝1分,粉霜1錢,膩粉1錢。

功效主治

小兒驚風。

炮製方法

上研為細末,用糯米汁為丸,如芥子大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3丸,糯米湯送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幼幼新書》卷十引鄭愈方。

推薦方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