防風(去蘆)半兩,知母(去蘆)半兩,生地黃半兩,柴胡(去蘆)2錢半,秦艽2錢半,甘草(炙)2錢半,前胡(去蘆)2錢半。
婦人寒熱往來。
上(口父)咀。
每服5錢,水1盞半,加人參3分,煎至7分,熱服。
《普濟方》卷三一九。
羚羊角1兩,犀角1兩,丹砂(研)1兩,胡黃連半兩,石決明(刮,洗,搗,研)半兩,車前子半兩,甘草(炙,銼)半兩。
內障橫翳,橫著瞳神,中心起如劍脊。
上除丹砂、決明外,為粗末。
每服3錢匕,水1盞,煎至7分,去滓,入丹砂末半錢匕,決明末1字匕,再煎2沸,食後溫服。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一二。
人參半兩,白茯苓(去黑皮)半兩,茯神(去木)半兩,龍骨半兩,遠志(去心)半兩,麥門冬(去心焙)半兩,生乾地黃(洗切)半兩,甘草(炙銼)半兩,天門冬(去心,焙)半兩,丹砂(研)1錢,天竺黃(研各1錢)。
心熱多汗,口苦舌幹,涕唾稠粘,胸膈煩悶,不思飲食。
上11味,粗搗篩九味,入研藥和勻。
每服2錢匕,水1盞半,加大棗1枚(擘),淡竹葉5葉,同煎至7分,去滓溫服,不拘時候。
《聖濟總錄》卷四十三。
草豆蔻5枚(面裹煨熟,去面及皮),白茯苓(去黑皮)1分,人參1分,大腹皮(銼)4枚,訶黎勒(炮,去核)5枚,半夏1分(湯浸洗五度,生薑汁浸一宿,去薑汁,炒黃),甘草(炙,銼)半兩。
脾胃不和,腹中刺痛,胃逆氣冷,不能飲食。
上為粗末。
每服3錢匕,水1盞,加生薑3片,大棗2枚(擘破),同煎至7分,去滓溫服。
《聖濟總錄》卷四十六。
半夏半兩(生薑汁浸透,切,炒),大腹皮(銼)1兩,甘草(炙)1兩,草豆蔻(去皮)1兩,訶黎勒(炮,去核)1兩,白朮1兩,郁李仁(去皮)1分,木香半兩,幹蠍(去土,炒)半兩,人參1兩,白茯苓(去黑皮)1兩,芎1兩。
妊娠心痛,胸脘不利,嘔吐冷痰。
上為粗末。
每服2錢匕,水1盞,加生薑3片,大棗1枚(擘),同煎至7分,去滓溫服。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五五。
附子(大者。炮裂,湯泡,去皮臍,銼碎)4兩,人參(去蘆,洗淨,切片,焙)2兩,幹山藥(去黑皮)1兩,白朮(去蘆,洗淨,銼,焙)1兩半,乾薑(川者,炮裂,洗淨,銼,焙)1兩,木香(溼紙裹,煨,銼碎)1兩,肉豆蔻(炮裂,洗淨,銼碎)1兩。
脾元虛弱,腸鳴腹痛,髒氣不和。四肢疼痠,心虛忡畏,胸膈不利,不欲飲食。
上為細末,和勻。
每服2錢,水1盞,加生薑5片,棗子2個,煎7分,食前服。
《傳信適用方》卷一。
神曲1兩(銼,炒),麥糵1兩(微炒),甘草半兩(銼,炒),乾薑半兩(炮,銼),草果半兩(去皮,銼),檳榔半兩(銼),杏仁3錢(湯泡,去皮尖,炒,別研成膏)。
宿食,留飲。
上為末。
每服2錢,入鹽沸湯點服。
《衛生家寶》捲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