玉露散

《小兒藥證直訣》卷下: 玉露散

配方組成

寒水石(軟而微青黑,中有細紋者是)半兩,石膏(堅白而牆壁,手不可折者是好)半兩,甘草(生)1錢。

功效主治

傷熱吐瀉,黃瘦;暑月出痘疹,煩燥熱渴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末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1字或半錢、1錢,食後溫湯調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小兒藥證直訣》卷下。

《衛生家寶產科備要》卷三: 玉露散

配方組成

茯苓(銼)半兩,人參(去蘆,切片)半兩,甘草(炙)半兩,桔梗(去蘆,切,焙)1兩,白芷(洗,銼)1兩,川芎(洗,銼)1兩,川大黃(溼紙裹,慢火煨熟,銼)1分,當歸(去蘆須,切)1分,芍藥3分(洗,銼)。

功效主治

產後乳脈不行,煩熱,或大腸滯澀,肢體疼痛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2平錢,水1盞,煎至7分,溫服,日3次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衛生家寶產科備要》卷三。

《儒門事親》卷十二: 玉露散

配方組成

寒水石4兩,滑石4兩,石膏4兩,瓜蔞根4兩,甘草2兩。

功效主治

暑病,飢困傷暑,食飲不進,時時嘔吐,口中常流痰水,腹肋作痛;霍亂吐瀉不止;婦人產後1-2日潮熱口乾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末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5錢,新水調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儒門事親》卷十二。

《普濟方》卷三四六引《便產須知》: 玉露散

配方組成

人參、獲苓、甘草、半夏(制)、桔梗、川芎、遠志(去心)、當歸、芍藥各等分。

功效主治

產後乳脈將行,產3日後,體熱頭痛,胸腑氣刺。

炮製方法

上銼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3錢,水1盞半,加生薑3片,煎大半盞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普濟方》卷三四六引《便產須知》。

《普濟方》卷三九四: 玉露散

配方組成

不灰木(煅)、滑石各等分。

功效主治

小兒吐奶,面色赤熱,煩躁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末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半錢或1字,生油並水調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普濟方》卷三九四。

《校注婦人良方》卷二十三: 玉露散

配方組成

人參1錢,白茯苓1錢,桔梗(炒)1錢,芍藥1錢,甘草(炙)6分。

功效主治

乳脈不行,身體壯熱,頭目昏痛,大便澀滯。

使用方法

水煎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校注婦人良方》卷二十三。

《片玉心書》卷四: 玉露散

配方組成

寒水石1兩,滑石1兩,甘草5錢。

功效主治

小兒5-6月洩瀉,寒少熱多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1錢,冷水調下;或用此藥煎湯吞理中丸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片玉心書》卷四。

《胎產心法》卷下: 玉露散

配方組成

人參1錢,獲苓1錢,當歸1錢,白芍(炒)1錢,桔梗1錢,川芎6分,柴胡6分,炙甘草6分。

功效主治

乳汁不行,身體壯熱,頭目暈痛屬虛者。

使用方法

水煎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胎產心法》卷下。

《醫醇剩義》卷三: 玉露散

配方組成

玉竹4錢,花粉2錢,沙參4錢,麥冬2錢,石斛3錢,貝母2錢,杏仁3錢,茯苓2錢,山藥3錢,梨3大片。

功效主治

癉瘧,肺素有熱,陽氣盛而不衰,故但熱而不寒,令人消爍脫肉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醫醇剩義》卷三。

《漢藥神效方》: 玉露散

配方組成

當歸、白芍藥、桔梗、川芎、白茯苓、天花粉、木通、穿山甲各等分。

功效主治

產乳不足。

使用方法

以1錢3分為1服服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漢藥神效方》。

推薦方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