鉛丹3兩(炒令紫色),清麻油6兩,杏仁40個(不去皮尖,捶破,綿裹),當歸半兩(切碎,綿裹),桃枝21莖(長1寸),柳枝21莖(長1寸)。
馬汗血入瘡。
上先用慢火煎油,約3時辰,即入杏仁、當歸兩裹子,候杏仁黃紫色,漉出2味;卻入桃柳枝煎,亦如杏仁等時候漉出;別用綿濾過再煎,下鉛丹,用柳木篦攪,一向左轉不住手,至稠取膏少許滴水中,若直墜下水底,不散在水面,其膏成矣;傾在瓷器中候冷,卻以新汲水浸1宿,來晨去水收貯。
每取少許,攤貼瘡上。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四八。
南星、滑石各等分,麝香少許。
小兒遊腫赤痛。
上為末,以生地黃汁、鐵槽泥調成膏。
外敷患處。
《普濟方》卷四○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