牛膝酒

《三因》卷十三引《傳信方》: 牛膝酒

配方組成

牛膝1兩,川芎1兩,羌活1兩,地骨皮1兩,五加皮1兩,薏苡仁1兩,甘草1兩,海桐皮2兩,生地黃10兩(1法加杜仲1兩,炒絲斷入)。

功效主治

腎傷風毒攻刺,腰痛不可忍,溼熱腰痛,脈弦數者。

炮製方法

上銼散,帛裹,入無灰酒2鬥浸,冬2-7日,夏月分數服,旋浸3-5宿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1杯,日3-4杯。長令酒氣不絕為佳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三因》卷十三引《傳信方》。

《普濟方》卷二四○: 牛膝酒

配方組成

生牛膝半斤,生地黃半斤(淨洗控幹,曝兩日)。

功效主治

腳氣極冷,著厚棉衣蓋覆不覺暖者。

炮製方法

上搗如泥,作團,以紙裹,外更以黃泥固濟,微火炙令泥有裂處,待幹,即於地爐中灰火養半日,次以灰火漸漸燒之,加至火3斤,燒1伏時,取出候冷,去泥紙,搗羅為散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5錢,酒1盞半,以瓷器煎7分,和滓,食前頓服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普濟方》卷二四○。

《醫心方》卷二十一引《玄感傳屍方》: 牛膝酒

配方組成

牛膝1斤,生地黃(切)3升,牛蒡根(切,曝幹)1斤,生薑(合皮切)1升。

功效主治

婦人年老,體漸瘦弱,頭面風腫,骨節煩疼冷,口乾,狀如骨蒸。

炮製方法

上切,於絹袋盛之,以清酒2大升浸7日。

使用方法

溫服1盞,日3次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醫心方》卷二十一引《玄感傳屍方》。

方出《肘後方》卷四名見《醫心方》卷十四引《範汪方》: 牛膝酒

配方組成

牛膝2斤。

功效主治

癥積、腸蠱、久瘧、痿痺,血淋,小兒口瘡。腸蠱先下赤,後下黃白沫,連年不愈。金瘡因風水腫。男子莖中痛,及婦人血結少腹痛。

炮製方法

以酒1鬥漬,以密封於熱灰火中,溫令味出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5合至1升。量力服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方出《肘後方》卷四。名見《醫心方》卷十四引《範汪方》。

《聖濟總錄》卷八十五: 牛膝酒

配方組成

牛膝(去苗)1兩,虎脛骨(酥炙黃)1兩,羚羊角(鎊屑)1兩,枳殼(去瓤,麩炒)1兩。

功效主治

風冷傷腰,筋骨疼痛,不可屈伸。

炮製方法

上銼,如麻豆大。用酒5升,納瓶中密封,重湯煮3時辰,取出放冷。

使用方法

旋溫服1盞,不拘時候,常令酒力相續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濟總錄》卷八十五。

《聖濟總錄》卷八十九: 牛膝酒

配方組成

牛膝3兩,山芋3兩,芎藭3兩,附子(炮裂,去皮臍)2兩,巴戟天(去心)2兩,五味子2兩,黃耆2兩,山茱萸2兩,人參2兩,五加皮2兩半,肉蓯蓉(酒洗)2兩半,生薑2兩半,防風(去叉)2兩半,桂(去粗皮)1兩,茵芋1兩,生地黃1兩,蜀椒(去目並閉口者,炒出汗)半兩,磁石(醋煅研)1兩。

功效主治

虛勞腰腳疼痛,下元冷憊,陽氣衰弱。

炮製方法

上(口父)咀,貯以生絹袋,用無灰酒3鬥浸之,秋、冬7日,春、夏3日。

使用方法

每半盞,不拘時頻溫飲之,常令有酒氣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濟總錄》卷八十九。

《聖濟總錄》卷十九: 牛膝酒

配方組成

牛膝2兩,秦艽(去苗土)2兩,芎藭2兩,防風(去叉)2兩,桂(去粗皮)2兩,獨活(去蘆頭)2兩,丹參2兩,白茯苓(去黑皮)2兩,杜仲(去粗皮,銼,炒)1兩半,附子(炮裂,去皮臍)1兩半,石斛(去根)1兩半,乾薑(炮)1兩半,麥門冬(去心)1兩半,地骨皮1兩半,五加皮5兩,薏苡仁1兩,大麻仁(炒)半兩。

功效主治

腎氣虛冷,復感寒溼為痺。

炮製方法

上銼,切如麻豆大。以生絹袋盛,酒1鬥浸,春、夏3日,秋、冬5日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半盞,空心溫服,1日2次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濟總錄》卷十九。

《千金翼》卷十六: 牛膝酒

配方組成

牛膝2兩,石南2兩,烏頭(去皮)2兩,天雄(去皮)2兩,茵芋2兩,細辛5分。

功效主治

83種風著人,頭面腫癢,眉發隕落,手腳拘急,不得行步,夢與鬼神交通,或心煩恐怖,百脈自驚,轉加羸瘦。

炮製方法

上切,以酒1鬥2升漬之,春、秋5日,夏3日,冬7日。

注意事項

忌房室、豬肉。

使用方法

初服半合,強人日3次,老小1日1次,不知稍加。治風癲宿澼,服之即吐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千金翼》卷十六。

推薦方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