丁香1兩半,白豆蔻仁半兩,人參3分,甘草半兩(炙),乾薑3兩(炮,用幹生薑尤佳),半夏曲半兩。
脾胃不和,全不思食,中脘停寒,嘔逆噁心,髒寒洩痢,腹痛腸嗚。
上為細末,煉蜜為丸,每兩作10丸。
每服1丸,溫湯化下,空心、食前服之;或細嚼,湯下亦可。
《中藏經·附方》。
附子1枚(重半兩者,炮裂,去皮臍),赤石脂1兩,乾薑1兩(炮),訶黎勒皮1兩。
小兒髒寒下痢,白膿頻數。
上為細末。粟米飯為丸,如黍米大。
每服10粒,乳食前米飲送下。
《衛生總微》卷十一。
人參1兩(去蘆),蒼朮2兩(炒),白茯苓1兩,半夏(泡)2兩5錢,陳皮1兩5錢,藿香1兩,草果1兩,厚朴(姜炒)1兩5錢,常山(酒蒸)2兩,甘草(炙)5錢,烏梅49個(去核)。
瘧久虛弱,經年累月。
上為末,淡薑湯打糊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每服70丸,仍用淡薑湯送下。
《古今醫鑑》卷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