烏金煎

《聖惠》卷十九: 烏金煎

配方組成

黑豆2升(淨淘過),羌活2兩,獨活2兩,荊芥2兩。

功效主治

中風失音不語,煩熱頭痛,手足無力。

炮製方法

上藥搗羅為末。先以水5大盞煮黑豆今爛。去豆取汁,入諸藥末,慢火煎10餘沸,次漸入無灰酒1升,煎為膏,盛於瓷器中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半匙頭,不拘時候,以溫酒調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惠》卷十九。

《普濟方》卷九十四引《經驗方》: 烏金煎

配方組成

大附子2個(生,去皮臍,重1兩),雄黑豆100粒。

功效主治

中風,半身不遂,手足麻痺疼痛。

炮製方法

上用水1大碗,入銚子煮,候豆爛則先施出豆,其附子且於豆汁內更煮,直令汁幹,不令焦爛,取附子收起,貯瓷盒內。

使用方法

將黑豆以溫水淘過,先取1粒,至15粒,入口爛嚼如糊,末得嚥下,更逐將黑豆嚼,直候100粒一齊嚼爛,如糊滿口,便用熱酒半盞,猛衝下,別用熱酒半盞,漱牙縫內黑豆滓令淨嚥下。然後就患處一邊臥,蓋覆,必有汗出。明日又將收起者附子,依前煮黑豆100粒嚼服。第3日亦依前煮服訖。再將附子2個,劈為8片,各以溼紙包裹,每日空心爛嚼1片,熱酒下如前法,並逐日蓋覆,取微汗。甚者不過似此2-3次即效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普濟方》卷九十四引《經驗方》。

《聖惠》卷七十四: 烏金煎

配方組成

黑豆1斤(淘洗令淨),獨活1兩,羚羊角屑2兩,防風1兩(去蘆頭),茯神1兩,牡荊子1兩,生乾地黃1兩半,牛蒡根1兩,桑椹1兩,桑寄生1兩,薄荷1兩,荊芥1兩。

功效主治

妊娠中風,語澀頭疼,心神煩悶,胎動不安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,以水1鬥5升,煎至5升,去滓;加白蜜3兩,竹瀝半升,更熬令如稠餳,瓷器中盛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1大匙,金銀溫湯調下,不拘時候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惠》卷七十四。

《聖惠》卷二十五: 烏金煎

配方組成

黑豆5升,桑樹東南枝(錢眼內穿得過者)3斤(銼),生薑半斤(以上3味,以水2鬥,煮至1鬥,濾去滓,放鍋中,以慢火養至3升,入後藥末)1兩,牛膝(去苗)1兩,赤箭1兩,附子(去皮臍)1兩,羌活1兩,桂心1兩,防風(去蘆頭)1兩,木香1兩,大麻仁1兩。

功效主治

一切風。

炮製方法

後8味,搗羅為末,入前煎中,用慢火熬,以柳木篦攪令勻,看稀稠得所,於瓷器中盛。

注意事項

忌生冷、豬、雞、毒魚、大蒜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1茶匙,空心及晚食前以溫酒調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惠》卷二十五。

《聖惠》卷二十一: 烏金煎

配方組成

黑豆2升,茄子根3斤(碎銼,以水3鬥與豆同煮至爛熟,去滓更煎,取汁5升,入藥末內),桂心1兩,羌活1兩,芎1兩,酸棗仁1兩(微炒),虎脛骨1兩(塗酥,炙令黃),防風1兩(去蘆頭),萆薢1兩(銼),當歸1兩,仙靈脾1兩,牛膝1兩(去苗),附子2兩(炮裂,去皮臍)。

功效主治

風腳膝軟弱,骨節疼痛,肢節無力,行立艱難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,入於前2味汁中,以慢火煎,柳木篦攪,勿令住手,可一炊時止,盛於瓷器中。

使用方法

每日早晨以暖酒調下1茶匙,日晚再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惠》卷二十一。

《聖惠》卷二十: 烏金煎

配方組成

黑豆1升(淨淘),獨活1兩,荊芥1兩,石膏3兩,黃芩1兩。

功效主治

風頭痛,語澀健忘。

炮製方法

上銼細。以水5大盞,煎至1大盞。入無灰酒1升,攪濾去滓,不拘時候,再煎如稀膏,盛於瓷盒中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1茶匙,食後用溫酒調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惠》卷二十。

推薦方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