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斤丸

《局方》卷一(紹興續添方): 四斤丸

配方組成

宣州木瓜1斤(去瓤),牛膝1斤(去蘆,銼),天麻1斤(去蘆,細銼),蓯蓉1斤(洗淨,切,各焙乾,秤。上藥用無灰酒5升浸,春5日,秋5日,夏3日,冬10日足,取出焙乾。再入),附子2兩(炮,去皮臍),虎骨(塗酥炙)2兩。

功效主治

腎經不足,下攻腰腳,腿膝腫癢,不能屈伸,腳弱少力,不能踏地,腳心隱痛,行步喘乏,筋脈拘攣,腰膝不利,及風寒溼痺,腳氣緩弱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末,用浸前藥酒打麵糊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30-50丸,空心煎木瓜酒送下;或鹽湯吞下亦得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局方》卷一(紹興續添方)。

《醫方類聚》卷九十八引《經驗秘方》: 四斤丸

配方組成

川烏3兩(炮),乳香3兩,五靈脂3兩(去石),天麻(灰炮)3兩,自然銅3兩(火煅,醋淬3次),虎骨3兩(米醋慢火炙),木瓜6兩,松香6兩,木鱉子2兩(去殼),沒藥2兩,猴姜6兩(灰炮),蒼朮(米泔浸洗)6兩。

功效主治

寒溼腳氣,筋寒骨痛,腿腳無力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丸,酒糊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2錢,空心溫酒、鹽湯任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醫方類聚》卷九十八引《經驗秘方》。

《普濟方》卷九十五: 四斤丸

配方組成

蓯蓉1斤,天麻1斤,牛膝1斤(共酒5升,浸1宿),木瓜(去瓤)1斤。

功效主治

乾溼腳氣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末,煉前浸藥酒如膏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30丸,空心湯、酒任下。如浸藥酒少和不盡,更添酒煉之。愈後常令服,永不發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普濟方》卷九十五。

《正體類要》卷下: 四斤丸

配方組成

肉蓯蓉(酒浸)、牛膝(酒洗)、天麻、幹木瓜、鹿茸(炙)、熟地黃(生者自制)、菟絲子(酒浸煮,杵)、五味子各等分。

功效主治

肝腎精血不足,筋無所養,攣縮不能步履,或邪淫於內,筋骨痿軟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,用地黃膏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50-70丸,空心溫酒送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正體類要》卷下。

《杏苑》卷七: 四斤丸

配方組成

木瓜1兩6錢,天麻1兩6錢,蓯蓉1兩6錢,牛膝1兩6錢(上4味制度焙乾,用無灰酒浸,春、秋5日,夏3日,冬10日,取出曬乾。再入),乳香5錢(另研),黑附子5錢(炮),虎骨5錢(酥炙),沒藥(另研)5錢。

功效主治

腳氣腎虛腰腿軟弱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,用浸藥酒煮麵糊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50丸,空心木瓜湯送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杏苑》卷七。

《醫方類聚》卷九十八引《經驗秘方》: 四斤丸

配方組成

天麻半斤(去苗),牛膝半斤(酒浸,洗淨),宣州幹木瓜半斤,川烏頭1兩半(生用,帶尖),幹蠍1兩半。

功效主治

風虛寒溼合成冷痺,腳重或疼或不仁;腳氣,腎衰久冷,四肢腫。

炮製方法

上藥用酒浸3日,焙乾為末,酒糊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30丸,空心、食前溫酒送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醫方類聚》卷九十八引《經驗秘方》。

《醫級》卷八: 四斤丸

配方組成

木瓜4兩(去瓤),蓯蓉4兩(煮),牛膝4兩,虎脛1對(酥炙),川烏1兩(炮,去皮),天麻1兩,沒藥5錢(去油),乳香5錢(一方加熟地、菟絲、鹿茸、五味,無乳香、沒藥、脛、烏4味)。

功效主治

肝腎氣血不足,足膝痠痛,步履不遂,或感風寒溼三氣之毒,以致腳氣者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,將木瓜、蓯蓉搗膏入末,加酒捶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60-70丸,空心溫酒或鹽湯送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醫級》卷八。

推薦方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