斬鬼丹

《廣嗣紀要》卷八: 斬鬼丹

配方組成

吳茱萸1兩,川烏頭1兩,白殭蠶(炒)1兩,秦艽1兩,柴胡1兩,巴戟(去心)1兩,巴豆(不去油)1兩,芫花1兩。

功效主治

婦人鬼胎,如抱一甕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,蜜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7丸,蜜酒送下。取去惡物即愈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廣嗣紀要》卷八。

《丹溪心法附餘》卷二十一: 斬鬼丹

配方組成

吳茱萸、川烏、秦艽、柴胡、白殭蠶。

功效主治

婦人鬼胎,如抱一甕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。煉蜜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7丸,蜜酒送下。取出惡物愈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丹溪心法附餘》卷二十一。

《萬氏家抄方》卷二: 斬鬼丹

配方組成

砒1錢,雄黃3錢,辰砂3錢,甘草2錢,綠豆粉1兩5錢。

功效主治

瘧疾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,豆粉糊為丸,如白豆大,辰砂為衣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2丸,臨發日五更井花水送下。小兒1丸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萬氏家抄方》卷二。

《幼科發揮》卷下: 斬鬼丹

配方組成

黃丹(研)、獨頭蒜(研爛如泥)。

功效主治

瘧疾。

炮製方法

用蒜泥和丹,同杵為丸。

使用方法

隨人大小,發日取長流水送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幼科發揮》卷下。

《串雅補》卷一: 斬鬼丹

配方組成

生綠豆40粒,馬料豆40粒(水浸,去皮),硃砂4分9厘,白信4分9厘(布包,綠豆煮過用)。

功效主治

脾寒瘧疾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末,為丸,作49粒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1粒,小兒半粒,臨期之日清晨清湯送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串雅補》卷一。

《醫部全錄》卷二九○引《發明》: 斬鬼丹

配方組成

人信5錢(用明礬5錢,蓋罐內火煅,微有黑煙出,取起放土地上,冷定入雄黃3錢明亮者)。

功效主治

瘧疾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極細末,於5月5日,用五家粽角為丸,如小豆大。

使用方法

未發前每服3丸,面東涼水送下,嚼破吞之。小兒1丸。以吐為度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醫部全錄》卷二九○引《發明》。

推薦方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