瀉熱湯

《外科全生集》卷四: 瀉熱湯

配方組成

黃連6分,歸尾1錢5分,連翹1錢5分,黃芩1錢5分,甘草1錢,木通1錢。

功效主治

囊脫。腎囊生毒爛破,腎子落出。

使用方法

水煎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外科全生集》卷四。

《千金》卷十五: 瀉熱湯

配方組成

前胡3兩,茯苓3兩,龍膽3兩,細辛3兩,芒消3兩,杏仁4兩,玄參2兩,大青2兩,苦竹葉(切)1升。

功效主治

脾實熱,舌本強直,或夢歌樂而體重不能行。

使用方法

上(口父)咀。以水9升,煮取3升,食後分3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千金》卷十五。

《玉機微義》卷十: 瀉熱湯

配方組成

半夏8兩,母姜8兩,枳實3兩,梔子3兩,茯苓3兩,芒消3兩,細辛5兩,白朮4兩,杏仁4兩,生地黃1升,淡竹葉1升。

功效主治

脾臟熱,面黃目赤,季脅痛滿。

使用方法

上(口父)咀。每服1兩或半兩,水煎,後下消,溫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玉機微義》卷十。

《聖濟總錄》卷四十二: 瀉熱湯

配方組成

龍骨、酸棗仁(微炒)、黃芩(去黑心)、茯神(去木)、伏龍肝、升麻、竹茹、甘草(炙)各等分。

功效主治

膽實熱,精神不安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粗末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3錢匕,水1盞,煎至7分,去滓,食後溫服,日3次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濟總錄》卷四十二。

推薦方劑